來源: planningforceisc@flickr,CC BY 2.0 大家都有壓力,有的人因壓力而成長,有的人卻因壓力而崩潰。壓力就像過敏,當免疫系統遇到抗原時,若反應正常則對身體有益,但若反應過度,將外來抗原解讀成有害物體,就造成嚴重過敏。明明是同樣的抗原,每個人的身體解讀不同則結果就不同。而壓力亦然,想紓緩壓力就像破解魔術,同樣的東西,若由正面看,百思不得其解,但若換個角度看,則一切豁然開朗。
工作一直找不到,只要一想到要找工作,壓力就很大;面試一直不成功,只要一遇到要面試,壓力就驟然而生;事情一直做不好,只要一接觸到事情,壓力就大到受不了……。
壓力反應就像過敏
壓力就像是過敏反應一樣,當遇到壓力源時,壓力反應就自然而生,完全不受自己的控制,且久而久之就變成慢性過敏,使得自己幾乎時時刻刻都處在壓力之中。當壓力過大時,無論自己如何告訴自己一定要放輕鬆,不要壓力過大,卻是一點用都沒有,即使別人一直告訴你不要有壓力,壓力仍舊是排山倒海而來,一點都擋不住。
除非壓力源消失,否則壓力會一直如影隨形。當工作做不好,努力去改善卻不見成效,愈努力改善,壓力反倒會愈大。事實上,壓力並非完全不好,適度的壓力可使人成長,達到更好的成果,但過度的壓力會使人畏縮,反而踏不出那一步。對於有能力勝任的人,壓力能幫助成長;但對於能力較弱、常受挫折的人,壓力則只會帶來負面作用。
壓力來自於自己
要紓緩壓力,首先就必須先找到壓力源。會有壓力就在於擔心自己做不好、怕表現不如預期、害怕失敗後別人的眼光……等等,簡單的講,就是得失心過重。只要能避開這些令人擔心做不好的事情,就不會有壓力了,但問題是,想要避開這些壓力源,事實上並非那麼容易,就像要避開環境上的過敏原一樣,想要搬到一個氣候、環境都適宜無過敏原的地方,要考慮的因素與需具備的條件還真多,並非想搬隨便就可以搬。
幸運的是,壓力與過敏反應都是起自於自己對外界事物的過度反應,而非遭受外物的侵害,差別的只是一個是身體反應,一個則是心理反應。壓力來自於自己的心中,是自己所創造出來的,所以說,樂觀的人很難有壓力,悲觀的人卻處處是壓力,因此只要改變觀點、換個想法、接受當下,世界就會不一樣,所以我們要避開的不是事情的本身,而是自己悲觀、無法接受當下的想法。
會形成悲觀的想法,除了先天上的個性外,主要還是不斷累積挫折所造成的。要承認自己沒有想像中的優秀,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些人口頭上一直說自己很笨,心裡頭卻完全不這麼認為,只是藉著說反話,希望別人來肯定自己而已。
而壓力的大小在於自己對事情在意的程度,所謂一皮天下無難事,如果你對任何事情都不在乎,又怎麼可能會有壓力呢?反過來說,如果你對雞毛蒜皮的事情時時都掛在心中不斷的在意著,那壓力當然就只好隨時跟在你身邊了。
擔心考試沒考好、擔心工作不好找、擔心事情沒做好、擔心睡覺沒睡好、擔心公車到得早、擔心衣服沒穿好……,什麼事情都可以擔心,會擔心就是太在意,就是沒把握,就會有壓力。既然擔心,那何不看看自己為了所擔心的事情做了哪些努力,若還不足,那還不趕快加強,就不會閒在那裡窮擔心,給自己製造壓力。就如同艾克哈特‧托勒在所著《一個新世界》中所說的「你會有壓力,是因為你想要達到目標的慾望,勝過你想要做正在做的事情。」
改變想法消滅壓力源
要改變自己的想法,不是自己明明做不到,卻要自認為做得好;也不是明明自己很在乎的事情,卻刻意去說服自己不在乎。要改變想法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就如同要說服綠軍去同意藍軍的看法一樣,除非自己受到重大的打擊,還要能撐得住,才會有翻盤的機會。
事實上,壓力就像變魔術,若從正面看則百思不得其解,想去說服自己所見為假,只會是自欺欺人,但若是換個角度來看,原來道理就這麼簡單,一切便豁然開朗。所以想要改變自己的想法,最可能的作法就是——換個角度看事情。
不是去找理由證明自己沒錯或能力不差,找理由就是否認,只會更加強壓力,要承認困難度很高,但換個角度看事情,就能讓自己容易接受現實,才有機會改善。就像聖嚴法師說的「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換個角度看事情就是面對它之後接受它,接受自己的錯誤、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才能消除壓力源,接下來才有機會處理它,才會有改善的機會,最後才能放下它。
換個角度看事情是需要學習與練習的
換個角度看事情不是一種想法,而是一種作法,而作法是需要學習的。試著把第一個反應翻轉過來,就有機會換個角度看事情。
一個我們常聽到的例子:愛迪生發明電燈時失敗了六千多次,有人問他:「你已經失敗了那麼多次爲什麼不放棄呢?」愛迪生回答:「雖然我失敗了六千多次,但是至少我知道有六千多種東西都不適合當燈絲啊!」
後來愛迪生耳聾了聽不見聲音,他卻說:「聽不見聲音能讓我專心工作。」最後愛迪生和他的夥伴們,不眠不休的做了 1600 多次耐熱材料和 600 多種植物纖維的實驗,才製造出第一個炭絲燈泡。
找工作每失敗一次,就等於多知道了一個不適合自己的工作或是多知道了一個自己可以改善的地方,這樣不就對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又向前邁進了一步。有些人把人生看成是一百分,每失敗一次就扣一次分數,也有些人把人生看成是零分,每得到一次經驗,就多加一分,如果失敗不會帶來威脅只會帶來成長,那麼每天都在成長,又怎麼會有壓力呢?
網路上也有一個例子:一位盲人在街角乞討,面前放的牌子上寫著「I'm blind please help me.」行人來來往往,就是沒幾個路人願意施捨。後來有位小姐停下腳步,拿起筆來在盲人的牌子上塗塗寫寫,情況便完全改觀。
之後盲人便不斷的聽到行人丟錢的聲音,心裡非常好奇剛剛那位小姐到底在牌子上寫了些什麼。
盲人拿起牌子請路人唸給他聽,原來那位小姐寫的是「It's a beautiful day and I can't see it.」
同樣一件事情,換個角度看,就能化腐朽為神奇。
把挨罵當獎金
職場上最常遇到愛罵人的老闆,即使只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只要不合老闆的意就隨便亂罵人,自尊被罵得是蕩然無存。小張就曾經待過這樣子的公司,董事長不但愛罵人,還不分階級一視同仁的罵,上自總經理,下至總機小妹,罵起來是絕不含糊,大家就常在公司大廳看到董事長把總經理罵得是狗血淋頭的,就是最好的證明。
動不動就被罵,才剛晉升主管沒多久,一心想求好的小張,快被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來。每天上班到了公司門口,都還要自我鼓勵再三,才提得起勇氣走進去,只要開始工作,就會擔心做不好會被罵,每天簡直就是生活在水深火熱的地獄中。
「再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小張在心裡告訴自己。但奇怪的是,其他主管的日子是怎麼過的,怎麼能撐那麼久。於是在一次月黑風高的夜晚,小張加班後拖著疲累的步伐,在下班時巧遇了某資深主管,就順道請教了一些工作上的問題。
聊著聊著,小張借機提出了這個問題:「我們老闆這麼愛罵人,而且幾乎每個人都會被罵,還照三餐的罵,罵得人都快受不了了,奇怪,你在公司這麼多年,是怎麼熬過來的。」
小張本想可能聽到的答案應該是「就把它當作是瘋狗在叫就好了」,或是「被罵久了,人就麻痺了。」但沒想到這位資深主管聽到這個問題,竟沒露出於我心有戚戚焉的神情,反倒大笑了三聲,表情愉快的說:「我的方法很簡單,就是把薪水的一半當成是挨罵獎金。你想就連挨罵都能領獎金,這工作也實在是太輕鬆了,有什麼好壓力大的。因為我們老闆動不動就亂罵人,還經常罵得沒什麼道理,那麼你就把挨罵當成是工作的一部分,這樣不是比把老闆當神經病還容易嗎?」
小張聽完後心情豁然開朗,從此不管被老闆怎麼罵,對自己也沒什麼影響,以後做事壓力就沒那麼大了。
到了谷底,剩下的就只能往上了
後來小張因表現很好就被派去負責某家分公司,卻遇到了經濟不景氣,沒有業績表現,導致意志消沉。因為過去只要努力,目標都會達成,但現在則不管再怎麼努力,也不見什麼成效。
一個習慣往前衝的人遇到大環境嚴重的衰退後,就像銀行沒辦法放款卻仍要去拜訪客戶,根本就是在做白工。小張從人生勝利組一下掉落到失敗組,壓力驟然大增,只是不服輸的小張,當經濟愈不景氣就愈努力,但愈努力卻愈沒成果,壓力就愈大,情況就愈糟糕。
景氣實在是太壞了,公司終於撐不下去,最後決定要裁撤小張的分公司,於是就把小張給調回台北總公司,其餘員工則全數資遣。小張心裡受到的打擊著實不小,壓力大到無法排解,因為已經是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了,結果仍是不行,最後實在是無法可想,就聽從朋友的建議去算個命,看看能不能有所轉機。
這命不算還好,一算下去卻變成壓倒自己的最後一根稻草。
算命先生是這麼說的:「你現在的這份工作若繼續再做下去,是會很沒尊嚴的,而且你今年的健康狀況也很不好,容易疾病纏身,還有血光之災,同時家庭也會出問題。」
小張的人生至此幾乎全軍覆沒,本想看看能否有轉機,或是能找到個能努力的方向,沒想到卻墜入了無底深淵。小張聽完算命的結果,整個人就像失了魂似的,眼前變得一片模糊,腦袋整個空白,不但未來日子不知如何過下去,當下就連提起腳跟,下一步要踏在哪裡,自己也都不知道了。
小張失神的轉身晃出算命館,此時天色已近黃昏,小張看著天邊即將落下的夕陽,恍恍惚惚間,突然想起:工作至今的這些年,能有幾天看得到夕陽,每天都加班到很晚,還導致嚴重的腰酸背痛,一直想要運動卻苦無時間,而現在,做什麼都不對,不正是運動的最佳時機嗎?
又想想,反正在工作上再怎麼努力也不會有成果,那又何必把時間浪費在工作上呢?想到這裡,小張如大夢初醒,漂浮的心沉澱了下來,整個人突然間變輕鬆了。既然有那麼多時間可以使用,那麼早上何不來晨跑,晚上正常下班,若有拜訪客戶的機會,就多花點功夫了解客戶所在地的周遭環境,查查有哪些景點、有哪些特產或小吃,於拜訪客戶之餘,也順道走走,讓每次拜訪多些樂趣,生活突然有意義了起來。
時間變得多了,小張有興趣畫畫,就去找老師學習,有研討會或課程就去參加,這時不是最好的自我充實的機會。改變了想法,壓力就不再,人生又充滿了希望。隔年景氣過了谷底,小張竟莫名奇妙的業績在公司名列前茅,真是世事難料啊。
改變人生目標
人生該追求的是快樂,而不是成就。有錢的人不見得快樂,有權的人未必會快樂,有成就的人也經常愁容滿面。我們看看那些有名的明星最後卻自殺就知道他們壓力有多大,有多不快樂,所以快樂與金錢多寡無關、與成就多大無關,只與自的己想法有關。
目標不是不能改的,把目標設定在自己能夠達成的範圍,只要能達成就會快樂。或是換個想法,把目標設定成「體驗人生」,那麼不管發生好事、壞事或是任何事情,對於人生都會多一份體驗,都能豐富自己的人生,這樣就能遠離壓力,才會真正的感到快樂。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