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當主管有些人在校表現優異,自覺高人一等,已經贏在起跑點上了,那麼出社會後,不是應該直接應徵主管才合乎道理。於是廣發履歷表,結果卻封封被打槍,就連個面試機會都沒有,難道就沒有一家公司識得千里馬嗎?

多社會新鮮人對於找工作都是沒有自信的。從來沒工作過,對於第一次找工作,面對陌生且一無所知的職場生態,難免心生恐懼,尤其當景氣不佳,就業市場不振,電視又經常報導企業實施無薪假、裁員等等事件,對於找工作這件事就更沒信心了。於是沒勇氣直接應徵工程師、管理師或專員等等的職位,也怕即使應徵上了也勝任不了,還是從個助理做起,或許機會還大些。

贏在起跑點

但是,也有些新鮮人卻不這麼認為。或許是出身名校,或是在校成績優異,也或許是不知哪裡來的優越感與自信心,總之,就是認為自己出類拔萃、與眾不同。出了社會要與人競爭,就要贏在起跑點上,不只要找到一份好工作而已,最好能一舉當上主管。既然資質比人佳、條件比人好,又為何要浪費時間,循序漸進、按部就班的慢慢往上爬呢?而且,直接應徵主管,才有可能領高薪啊!

所以投履歷當然就直接應徵主管職位,只是寄出的履歷表就像放手飛上夜空的天燈,送出時心中充滿希望,而期待卻只是跟著愈高愈小的光點,一同消失在漆黑的夜空中,最終只是無聲無息地摔落在山谷裡,從來也等不到任何消息。

這類社會新鮮人應徵主管的履歷表,當人資收到時,恐怕是連看都懶得看上一眼,只會感嘆,怎麼又多一個搞不清楚狀況的新鮮人。那麼到底是什麼樣的狀況,新鮮人搞不清楚呢?

社會新鮮人搞不清楚的是:想應徵上主管職位,到底該具備那些條件。

主管的條件

我們先看看正常一般(初、低階)主管企業會要求的應徵條件。首先專業要符合並具有一定的程度;再來要有管理能力;最後最好有幾年的主管經歷。這個意思就是說,愈是低階的主管就愈需具備優異的專業能力,而且專業能力的程度最好還要在部屬之上,要是專業能力不行,那怎麼帶得動部屬;初級單位的主管需要處理許多專業上的問題,要是沒有這方面的能力,有哪個部屬能信服;最糟糕的是,若撐不起一個部門的專業,就連事情都做不好,那怎麼有資格當主管呢。

除了要有專業能力外,還要有經驗。主管經常需要處理特殊狀況,這些不是單憑專業能力強就能解決的,要處理狀況、解決問題還需要豐富的經驗,這點可是課本學不來,時間趕不上的,沒有經驗就很難快速判斷出事情的癥結點,問題找不到原因、處理沒有方向,這個主管可就尷尬了。

具有專業能力與經驗只是能維持部門運作的基本要件,要讓一個團隊能順利運作,最重要的還須具備領導力與企業管理的能力。企業管理這個名詞大家可熟悉了,大學就有個企管系,只是難道只有企管系畢業的學生才具備管理技能,才能應徵主管嗎?

世界麵包冠軍的吳寶春師傅當事業開始擴張時,就發現自己缺乏企業管理的知識,便急著想加入EMBA的行列;許多科技大廠的主管或老闆們,為了在管理上更上層樓,也紛紛掏錢去念EMBA,但同樣也有許多主管們沒修過正式的管理學分,卻也能在管理上應用自如,只是私底下卻也免不了要積極的閱讀大量管理相關書籍、聆聽管理大師演講以及努力吸取別人的管理經驗。

不過這些成功人士都有個共同點,就是都是先具備專業技能,後來才努力的建立起管理能力,相較於企管系或企研所的畢業生而言是相當不同的。企業管理這個科系過去曾經很熱門,但卻被認為是很沒有專長的科系,因為沒有專長,所以畢業生要找工作也很不容易。企業管理學的是企業中在經營管理上會用到的各項的技能,因為樣樣都學,所以樣樣都只懂皮毛而不專精,於是就找不出專長了(若能專精於財務、會計、行銷、組織……等科目上還是有機會具備專業能力的,只是那又何不直接去唸該科系呢?)。只有管理技能而無專長,那又憑什麼來帶領部屬呢?

再來懂得管理技能不等於具備管理能力,管理能力不是唸過企管相關科目就能具備的,而是要具備主管的人格特質且個性符合才有辦法勝任,所以主管的應徵條件才會要求須具備主管的經歷,否則又如何能得知應徵者是否具備管理能力,是否夠資格能當主管。

前面曾經說過,擔任主管最基本的就是要具備優異的專業技能以及管理能力,那麼企管系畢業的人有管理技能卻不具備專業能力,其他專業科系的畢業生有專業卻不具備管理技能,那麼想要兩者同時兼具可不就是個難題了,更何況沒有經驗更是其中的致命傷。

當上主管才開始學做主管

有許多新手爸爸,不管在當父親前讀了多少有關如何做好父親的書籍,一切都還是要等真正當上爸爸後,才有辦法真正開始學習如何當個好爸爸。當主管也是一樣的,要成為一位好主管,不是空口說白話,念些管理書籍就能上手的,要成為一位稱職的主管,至少需要幾年的時間歷練才能有所體悟。所以主管大多是內升,歷練個幾年後才有機會跳槽去應徵主管。

除非企業實在找不到人,缺人缺瘋了,或者是應徵者實在太優秀了,才可能願意承擔風險,去錄取一位雖然有專業、有經驗卻未曾擔任過主管的人。就更別提會去錄取一位毫無經驗、專業不足的社會新鮮人了。因此企業對新鮮人應徵主管,那麼的吝於給個面試機會,就不足為奇了。

空降當主管

直接應徵主管職位就等於是空降當主管,不比由公司內晉升,大家還彼此熟識、熟捻工作內容、了解企業文化、得到老闆支持……等等的先天優勢;空降的主管面對的是部屬們等著看新主管有何能耐、如何來帶人,而且難的是空降主管對公司不了解、對事情不清楚,還需部屬的協助才能順利上線。

再深入想想,一個單位的主管出缺,公司卻無法由內調或內升解決,而需要外找,那事情恐怕就沒那麼簡單了。要想順利的幹好這個主管,要是沒個三兩三,恐怕還真難上得了梁山。

太早當主管,是福還是禍

即使才智過人,經驗的累計還是需要靠時間。許多企業或是政府單位在挑選主管時,都會強調一個特點,就是所選的這個主管是從基層幹起。這代表的意思就是說,若不是從基層幹起,許多事情是當主管的沒機會歷練、沒辦法體會的。

愈高階的主管,要懂得的事情就愈多,要處理的事情就愈複雜,這就需要在基層工作崗位上扎實的歷練與學習,所以不只要從基層幹起,做過、學過的工作愈多,就能累積愈多的經驗,將來當上主管後也才能面對各種不同領域的挑戰,否則只會一種專業,只做過一種工作內容,歷練的時間又短,而一個單位通常都會有數種工作內容,那麼當上主管後,要怎麼處理自己沒做過的事情、要如何解決其他專業的問題呢?

地基打得愈深,大樓就能蓋得愈高;基礎紮得愈深,就有能力勝任愈高階的主管。主管的工作內容與部屬有很大的不同,部屬的工作是很重要的歷練,一旦升到主管,就難以回頭,從此失去基層工作歷練的機會,倒不如認真打好基礎,不必汲汲營營的求取升官。早當主管未必好,晚當主管也未必差,甚至還可能會更好,那又何必一出社會就急著想當主管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凌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