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求職者而言,很少人不會填履歷表,但卻有不少人不會寫自傳。或許文采太差所以下筆困難;或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雖然能寫卻乏善可陳。要吸引目光,獲取面試機會,求職者莫不對自傳下足功夫,於是有的自傳像電影,編導俱佳卻真假莫辨;有的自傳像課本,結構嚴謹卻大同小異;有的自傳像政治宣言,明明都講了,卻什麼也沒有。面試主管該如何從如此變幻多端的自傳中看出端倪呢?
除非應徵的人實在太少,否則只要是沒有自傳的,不猶豫,直接刪除,一概不面試。自傳只寫幾行的,也當成沒寫,不懷疑,直接丟棄。不管是不小心忘了附上自傳,還是不知道求職需要寫自傳,面試主管對求職者沒有足夠的基本資訊,是很難說服自己去花更多時間與功夫來面試求職者的。
在篩選面試名單時,自傳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既然如此,任何有心、用心的求職者,自然會對自傳另眼看待,於是美化自傳幾乎被視為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就像企業要對股東或是銀行交代經營成果時,只要報表漂亮,大家就會買單,於是就會出現各式各樣的作帳技巧來窗飾報表,造成投資者「假報表真分析」,誤信謊言。對於自傳,面試主管也應特別留意,免得同樣發生「假自傳真解讀」的情形。
解析自傳
花時間看求職者的自傳,最主要可以對求職者有個概略的了解,初步確認求職者的專業與個性是否符合應徵職位的需求,以判斷是否給予面試機會。再從自傳中找出重點或是說明不清、可疑、矛盾之處作為面試詢問的重點,以期面試時能夠有效地進行。
要解讀自傳,可以從以下角度來進行:
n 自傳抄範本是福還是禍
有範本可以參考其實是件好事,自傳表達得好才能真確的把自己介紹給公司,有個好範本可以參考,可以減少傳達上的落差,就像面試時總是不希望求職者因為過度緊張而造成遺憾一般。
但是,引用別人的人生,把自傳範本拿來照抄,問題可就嚴重了。新聞報導有位面試主管因為受不了千篇一律的自傳,在徵才廣告中就直接點明,「不要亂在履歷表裡面唬爛,不要亂抄,我看過的履歷表比你看過得還要多,我看5秒就知道你的自傳是不是抄來的,你要抄,不如不要寫,拜託拜託不要亂投,我的眼睛已經花了。」對於自傳照抄範本的人,這可真是當頭棒喝啊!
要知道自傳是否抄自範本其實很簡單,只要到各大人力銀行網站自己試著去填一下自傳馬上就可以知道了。不只有範本可以參考,還設計成填空題,最誇張的是做成「自傳產生器」,只要選擇範本,按下一步,系統就會自動完成一篇結構完整、文筆流暢、面面俱到,卻無實質內容的自傳了。
對於大抄範本的自傳,如果是社會新鮮人的話,其實不必太過苛責。因為不只是人力銀行會提供自傳範本,很多學校在學生畢業前,也會花不少精神來協助學生美化履歷自傳,結果就產生了一堆虛浮不實的自傳。就像學校規定學生沒有考到證照就不能畢業一樣,學生為了畢業猛背考照,結果產生有證照卻沒實力的怪現象。
要對付這類自傳,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只看關鍵字,將其餘的形容詞全數刪除,尤其是家庭背景、個性與未來展望這幾段,幾乎全部都是漂亮的形容詞,十足的宣傳口號,套在每個人的身上都對,所以要找具體的陳述才有參考價值。不過這類範本型自傳大多沒有實質可參考的內容,所以,看到這類自傳,也不必太浪費時間。
n 把自傳當劇本來創作
要判斷自傳內容的真偽困難度很高,尤其創作型的自傳最為困難。有些求職者本身條件太差了,自傳若是照實寫根本就不可能會有面試的機會,所以就只好發揮創意、精心創作或是乾脆找槍手代寫。
要破解創作型的自傳,只要把自傳跟履歷與學歷來做比對就有機會找出破綻。寫自傳找別人幫忙,往往會忽略要同時調整履歷表的內容,於是一比對,就會出現矛盾不合理的情形。欺騙比無知更可怕,不消說,馬上換下一位。
n 廢話連篇
沒有真本事、念書不認真或是根本就不了解自己的人,自傳會很難表達,於是自傳中就會充滿了形容詞,說不出實質的重點。例如:「由於現今社會變遷的速度很快,為了能更提升自己專業素養與競爭力,必需不斷的充實自己才行,在不足的地方則抱著最大的熱忱去迎接挑戰,和懷著精益求精之態度去面對。目前雖仍在職,但不想讓自己受限,想讓自己在不同領域中磨練,評估自己,為此會有很多的地方不明瞭,我也會永遠抱著最大的熱忱去面對挑戰,和謙虛的心去發問,且畢竟這個社會和公司不是光靠一個人可以成大事的,因此我也會秉持著團隊合作來克服萬難的信念去突破,在專業領域上會不斷地進修和懷著精益求精的精神。」
廢話連篇的自傳正顯示出求職者的專長及經歷是乏善可陳的,因為心虛就只好寫些不著邊際的東西;一位有實力的求職者,要在短短一千字內清楚表達自己的豐功偉績,哪還有篇幅去塞些沒用的字眼。所以一份好的自傳,內容必然精簡有力,能夠清楚條列能力之所在、明白展現實際的成果,當看到這樣的自傳,面試主管恐怕忍不住會在心中吶喊「Yes!」。
n 言不及義
雖然求職者的自傳表達得條理分明,言簡意賅,也有重點,但所有的重點都只寫做過那些事情卻未提及有那些成就,例如:曾經參加過許多活動或比賽、受過許多訓練,但卻不說明從活動或訓練中得到什麼,或是比賽的結果如何。另外也有些會說明雖然成果不如理想,但卻有非常合理正當的理由,這樣的自傳也要特別留意。面試時,要特別針對這些事情詢問到底實際的狀況是如何?
言不及義也可能是求職者的表達能力或是邏輯能力有問題,無法抓出重點,無法說明清楚,但未必其他能力不行,所以在面試時可要特別驗證此方面之問題。
n 負面說法
「我很欣賞作家光禹所說的一句話:『別放棄的太早,遺憾更多,人類最偉大的力量,就是心中永遠有希望。』他告訴了我不能放棄任何可能的學習機會。」
「因為求學時貪玩,所以念書時沒學到東西,但一出社會就深切體會到學識的重要,於是就拼命彌補,不放過任何學習的機會。」
怎樣個性的人會從負面的角度來陳述事情;曾造成多大的影響,才會如此的意義重大;有多大的遺憾會讓人耿耿於懷。有的人因為挫折才了解真理,從此發憤圖強,反而比一路順遂的人更積極、更有成就;但很多人卻是曾經跌倒,得到教訓,一心想要重新開始,卻心有餘而力不足,一直停留在想的階段,而沒有實際的動作。自傳從負面角度撰寫的人,面試時要特別觀察他的個性,以及是否有毅力,否則只聽說詞,很可能會造成誤判。
n 該強調的沒寫,卻強調無關緊要的
你認為一位擁有多年經驗的資深人員,卻在自傳中特別強調從小學到研究所念的都是名校,而且功課名列前矛,還得過各種獎項,這代表著什麼意義?是不了解自傳的重點嗎?還是對工作經歷沒信心,要靠小時了了來強化呢?如果是剛畢業的新鮮人說自己高中念的是名校,還勉強有些道理,但就連國中、國小都一併寫出來,又是何道理?是沒去思考?或是沒辦法判斷重要性呢?
有經驗的求職者,在自傳中特別說明求學時曾修過哪些學科,卻沒說明這些學科念得如何,又不是社會新鮮人沒有經驗,只好強調某些學科成績不錯,那為何不強調經歷,卻強調念過哪些學科呢?是因為工作經歷不足以支撐此工作專業所需?還是搞不清楚這份工作需何專長,想亂槍打鳥呢?
一位年近五十的求職者在自傳中詳述在校時參與的社團與興趣愛好,並因此而培訓出團隊領導能力,為什麼領導力不是在多年的工作中所磨練出來的,而是靠三十年前的社團活動?即使是拿過去的自傳來修改,此段也應沒有保留的必要,最後卻無法割捨,又是所為何來?
某位剛出社會沒幾年的求職者,在自傳中對於經歷沒什麼交代,在校擅長學科也不說明,卻特別強調擁有過人才藝,琴棋書畫無所不能,這又是什麼道理?是來選秀的嗎?這些才藝與工作無關,那為何要特別強調呢?這幾年的經歷都羞於見人嗎?還是難忘情於過去,藉機抒發,那是否也未免太搞不清楚狀況了。
一般自傳對於家庭狀況都是簡單交代,但卻有人對家庭環境長篇大論,特別強調父母的職業、教育方式,以及諄諄教誨…等等;有些人卻相反,特別強調是在孤苦無依的環境下成長,從小由外婆帶大……。是家庭真的對他造成莫大的影響?或是個性會依賴父母?還是這是值得與大家分享的事情呢?
新鮮人只說在求學時學會了待人處事,應對進退,與同學和樂相處,卻說不出任何專業學科的心得或興趣,可惜應徵的是技術性質的工作,而不是服務類的工作,特別強調與人關係有這麼重要嗎?
n 前後矛盾
求職者對於自己認知失調,往往自認為表現優異,實際結果卻不然,撰寫自傳時就常會發生前後矛盾的現象。
常發生矛盾的地方大致是:有興趣的學科與專長的科目不符;專業技能與應徵的工作不符;個性與工作性質不符;對自己的期許與未來職涯規畫不符;描述的工作表現與目前薪資或職位不符…等等。
「高一的電腦課程中,修習BASIC的寫作技巧,成績為全班之冠。」這位求職者大學念的也是資訊相關科系,成績卻不理想,且是三流大學,這是怎麼了?
「國中開始每年皆參加全國性的舞蹈比賽皆名列前茅,且曾到舞蹈學院接受舞蹈課程訓練,希望未來成為一位舞蹈家。」這位求職者曾經在舞蹈界工作過,但可惜的是這份自傳是應徵業務人員,是否仍難忘情於舞蹈,無可奈何之下才來應徵產品銷售呢?
n 與履歷表不同調
履歷表中大多只能簡述,自傳才有機會較為完整的陳述,但若在履歷表中特別強調的,卻在自傳中沒說明,這不是很奇怪嗎?是因為履歷表為制式表格,有些欄位非填不可,是只能意會不能言傳嗎?還是只能遠觀而不能褻玩之?
在履歷表中沒寫的,卻在自傳中說明,這倒是比較常見,尤其是學歷與經歷的部分,有時求學中遭遇重大變化在履歷表不好表達,只能概括來寫,又怕有欺瞞之虞,所以非要在自傳中說明不可,經歷也是一樣,所以這些特別的說明就要特別注意了。
n 特別優秀或自信
有些自傳會特別強調自己在否方面特別優秀甚至出類拔萃,就會表現得非常有自信,用很肯定的語句,甚至感到自豪。譬如:「我在設計領域具有天份,沒有難得倒我的東西,只要我願意努力研究,任何問題都能迎刃而解。」或是「我在尋找伯樂,希望能讓我馳騁奔跑。」對於此類的表達方式,也未必要嗤之以鼻,或許真的遇到了千里馬也不一定,只是要先比對一下他的學經歷,要是不怎麼樣,恐怕就破功了。要不然就在面試時出個題目考一下,或是請他舉實例說明,就不難發現真相。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解讀自傳時,可以從自傳的表達方式去推測求職者的個性,從自傳陳述的重點去揣摩求職者的心態,從交代不清或是矛盾之處去找到問題以便深入了解。自傳具體的程度與求職者的能力成正比,愈能說出明確成果者,可信度就愈高,而愈多形容詞者則愈令人懷疑。
無論如何,自傳能夠提供的資訊仍是相當有限,但卻是一個很好的起點。解讀自傳可以大膽假設,卻應於面試時小心求證,不應預設立場,卻應有敏感度,有效的解讀自傳,才能提供面試最有價值的參考座標。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