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了解禿鷹來源: hang_in_there@flickr,CC BY 2.0人有各色人種,創投也各自不同。創投會因背景、規模、階段等不同而有不同的投資策略,因而會選擇不同的投資標的。不獲得創投的青睞,未必自己不夠好,很可能只是找錯創投而已;而即使獲得創投投資,若找到的是不對的創投,或是遇上了禿鷹,也會對公司未來的發展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

 

信常因投資者的需求不同而發行各種不同特色的基金,有些基金風險較高,有些則風險較低,有些只投資特定產業,有些則平均分散,有些基金認真投資創造最大投資利益,有些基金則是刻意坑殺投資人。創投其實也跟基金一樣,各創投基金常有不小的差異,在選擇創投時要特別注意,千萬不要找錯創投而頻受打擊,或是找到了假創投、真禿鷹,成為別人的俎上肉而不自知。

背景不同,投資行為不同

由於各創投設立的背景不同,其投資目的也會很不同一般而言,創投投資後並不涉入經營,好的創投會提供資源與協助、但不會干涉經營,尤其是創投資金來源多樣,非單一來源的,比較不會有其他目的,較不會介入經營或是股權鬥爭,這對創業者或是經營者而言,是相對安心的。

有些大科技公司或是集團所投資的創投,經常會扮演其購併其他公司的角色,常投資其本業的上、下游公司,講白了,這個創投就是這家科技公司的投資部門,這樣被投資公司的營運就很容易受到這類創投的影響。

有人覺得被相關的科技大廠投資就等於找到了奶媽,也等於找到了靠山,從此業績不必擔心,技術有人支援,又有何不好,很多人想求還求不到呢!這確實是沒錯,但當你的靠山把你利用完後打算拋棄,或是想要另結新歡,還是想要提高自身獲利而將成本灌到你身上時,這時自己可就毫無招架之力,只能悔不當初了。

也有創投是由銀行所投資的,會設立創投的銀行,大多具有類似投資銀行的性質,例如中華開發、台灣工銀或是被併購之前的交通銀行等等。銀行設立的創投其作風就跟銀行一樣較為保守,也不會介入經營,屬於中規中矩的投資者。這類創投受到銀行間併購的影響,往往在銀行被併購後,所設立的創投就跟著消失了。

有種是依據「中小企業開發公司營運管理辦法」所設立的中小企業開發公司,以協助中小企業取得資本與現代化的經營管理,達成企業升級為宗旨。雖說名義上是要協助中小企業,但實質運作上就跟一般的創投沒有兩樣。所以不要以為自己是中小企業,或只是小本經營,找這類型的創投的機會就會較高些,其實是一樣的。不過這類創投因背後有些會有經濟部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的投資,所以較不會有介入經營的問題,一般也不會有其他特殊的投資目的。

有些創投只專長在某些領域,或是設立時就已設定投資產業範圍,例如生技產業,所以只會投資某些固定的產業,對於其不熟悉或是範圍外的產業則是敬謝不敏。

另外也有不少背後是由政黨或是黨政大老成立的創投公司,這類創投的好處是有黨政勢力支援,對於政策走向、政府資源也較能掌握,但壞處也是怕受黨政勢力的影響,所以是優是劣就看各自的需求了。

有些創投的主要資金是來自於政府,譬如行政院開發基金,這類創投必須要顧及政策使命,投資方向與審查標準會較一般創投不同,有些一般創投不會投資的產業,或是目前公司狀況較難吸引一般創投的公司,若剛好符合政策方向,是比較容易獲得這類創投投資的。

要了解創投的背景其實並不難,可以上經濟部網站查一下公司登記基本資料,就可以查到董、監事等相關資料;要不然與創投接觸時,請創投做一下自我介紹也可以,或是了解一下其過去曾投資的公司型態、業別等也有不小幫助。

階段不同,投資行為不同

創投基金(公司)並不是真正的企業所以不談永續經營,其設定的存續期間多為七到十年,較常見的為七年。當期限到了就會清算掉,這樣才能獲利了結,因此在不同階段的創投,其投資行為也會不一樣,這對被投資者的影響很大,所以必須要特別留意。

這其實很容易理解,當創投基金剛募集完成的初期階段時,為了要快速建立績效,所以投資的速度會較快,審核較寬鬆,會投資短期內就能獲利的公司,這樣才能在短期內創造績效,才能對股東有所交待;這個階段也會接受投資回收期較長的公司,作為長期布局,因為愈早期介入成本愈低,未來的獲利空間也愈大。

當創投基金設立了三、四年到了中期階段,資金可能已投資大半,對於投資獲利的要求會較高,審核會愈趨嚴格,投資標的最好能在三年以內就能夠上市櫃,所以不容易投資太早期階段的公司。

而當到了最後的幾年是收成期,幾乎不太有投資活動,要不然就要在很短時間內能很快回收的,所以投資的幾乎都是Pre IPO即將上市櫃的案子,否則創投基金要清算時可是很麻煩的。

創投基金一旦到了要解散時,所投資的公司若還未能上市櫃,或是營運不佳,這時創投就可能被迫要出脫這些股票,很可能會要求原股東買回去,否則就會想辦法低價殺出,有時難免會對被投資公司產生傷害的,尤其是當被投資公司打算再募資時影響更大,但這也是莫可奈何的事情,只能盡量協商了。

一家創投管理公司通常管理數個創投基金,若各個基金募集的時間不同,就可減少時間的影響,所以管理愈多個基金,時間愈分散,其投資靈活度愈高,反之,若只有一個基金的創投,投資時就容易左支右絀了。

老創投管理公司雖然經驗豐富,但近年來國內投資環境敗壞、投資風氣不盛,政府取消了不少在投資上的稅賦優惠,造成募集新創投基金的難度大增,許多老創投基金一一結束,卻募不到新創投基金,導致後繼無力,有不少知名的資深創投管理公司早已名存實亡,只留下幾位員工在做後續收尾,這點只要看看其名下所管理基金的設立日期,就可略知一二了。

規模不同,投資行為不同

一般創投管理公司,管個幾十億是頗為常見的,規模大的可以管理上百億的資金,有些小的創投其資金僅有數億元也是有的。

管理的資金規模對於投資行為也有不小的影響,創投管理公司雖然資金規模不小,但人力卻不多,一家創投管理公司負責投資的人員(AO)一般都只有極少數的幾個人,而一個人能看的案子有限,那麼管理資金大的創投,每個個案的投資金額就不會太低,少則幾千萬,多則上億元,很少會有百萬級的投資;但若是小資金的創投,就有機會投資小案子了。其實一個創投基金投資一家公司的金額在法令上是有限制的,當投資金額較大時,管理多個創投基金的管理公司就可以用多個創投基金同時投資,這樣就可避開法令的限制了。

所謂錢多好辦事,每家公司都希望其股東荷包滿滿,尤其是大股東,這樣公司要增資時才不容易受到阻礙。創投投資後,經常會成為公司的重要股東,有時還會成為董監事,當創投基金規模太小或是資金快用罄時,這時若被投資公司打算現增,可就傷腦筋了

重要股東,尤其是專業的投資法人,若是在現增時無法配合出資,那麼除非其他股東財力雄厚足以彌補,否則就要另找他人。最糟糕的是,新投資者幾乎都會質疑原投資的創投為何不跟進增資,尤其是公司財報不佳時,就更會懷疑是否是公司營運出了問題還是另有隱情。畢竟創投是最專業的投資者,如果專業的投資者都不願意加碼投資,那其他人又為何要投資呢?就曾有過類似的例子,原來的創投AO最後花了九牛二虎之力,解釋了一堆理由,才好不容易說服其他投資法人參與增資,否則這家公司的營運就要出問題了。

引進創投就像引進外援,要不是國力不盛又何須外援?而外引不慎,就像吳三桂引清兵入關,雖然滅了內亂,卻也丟了江山。所以創業者或經營者在尋求創投投資時,就必須對創投作更深一層的瞭解,而不要只是給錢的就是爹、有奶的便是娘,萬一認賊作父,或是遇到環境不佳時遭到棄養,可就得不償失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創投 募資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凌帠 的頭像
    凌帠

    凌帠的管理世界

    凌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