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面試必考題到底問什麼面試時,有些標準題目是面試主管一定會問的。例如:你的興趣是什麼?你的優缺點為何?你最有成就的工作是什麼?你未來如何規劃?......。對於這些問題,大部分面試主管都只是照表操課,問完了事,並未深入去了解問題背後的涵義,若是如此,那又何必要問這些問題呢?

職者的興趣如果是看書、聽音樂、運動……等,對於你了解求職者的幫助是什麼?你可以從這些資訊中去瞭解到,求職者是個怎樣的人嗎?如果不能?那為什麼每次面試都要問這些問題呢?而大多求職者也早就準備好了標準答案──就是看書、聽音樂、運動。好像所有人的興趣都是一樣的。

這些標準問題,只要是看過「求職面試」這類書籍的人或是曾經面試過的人,應該都是耳熟能詳。要準備怎麼回答也不困難,到處都可以找到參考資料,那為何有些人就是不準備呢?

一般人聽到問題後,應該都會先想一下,然後再回答。如果他毫不猶豫、不假思索地就能立刻回答,這其實是有點異常的。這個答案恐怕是早就準備好,等在哪兒的,所以才能不假思索的就說出來。這時他的答案不是真實的機會就很高了。

而回答不出來、或是需要思考很久、講得零零落落的人,除了他不重視這次面試外,也代表他做事不會事前準備。為了自己的前途,這麼重要的面試都不準備,那麼你想他未來工作時,有可能會事前規劃、蒐集資料、預先演練嗎?

要了解一個人的個性並不容易,也很難從表面上看出來,若你直接問求職者的個性如何,得到的答案大多都不是真實的。那我們要如何知道這位求職者的個性是積極還是懶散、有毅力還是會半途而廢、有企圖心還是胸無大志、是急躁還是沉穩、是開朗還是內向、是合群還是孤僻、是喜歡與人接觸還是喜歡獨來獨往……。

面試當場的表現,常常會與平時不同。一位平時容易相處又愛講話的人,面試時,常常會表現得文靜且不多話。很多人在台上與台下的表現經常判若兩人,面試時也是同樣的道理。所以千萬不能以面試當場的表現來推斷求職者的個性。

我們可以藉由求職者對這些標準問題的回答中去發現背後隱藏的意義,這樣才能真的了解他真實的性格。以下就針對這些常見的問題來做說明:

n   你的優點及缺點是什麼?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雖然幾乎每位求職者都會先準備好答案,但如果你面試當場直接問他,只要問得稍微深入些,就很少有人能夠繼續依照原先準備好的標準答案來回答。尤其在回答自己的缺點時,求職者幾乎都會先思考一下,才會回答。所以這個問題的重點不在優點,而在缺點。

很少會有人告訴你他真正的缺點是什麼,也或許他自己根本就不知道。大家常會說的缺點有:太正直了、太積極了、太愛助人了、太……。這原本是個優點,但表現過頭了,就變成了缺點。採用這樣的說法,對自己比較不會造成傷害。因為,只要自己稍微控制一下,缺點馬上就變成優點了。

當求職者說出他的優缺點時,譬如說我的優點是很「積極進取」,此時要特別注意,每個人對名詞的定義可能不太相同。他說的「積極進取」可能和我們認知的很不一樣,所以不要聽到我的優點是很積極、很樂觀等名詞就相信了,要請他「舉例說明」,才能了解真正的意涵,並了解這些優缺點在程度上的差異

有一個狀況很有意思,發生的機率也很高,就是求職者回答的優點與缺點其實是一樣的。就是說,如果他說他的優點是做事很積極,那麼他的缺點就是有時做事太積極了,別人會受不了,常造成別人的反彈。

當發生這種情形時,他說的優缺點,其實就是他個性上的最大特色。這時他的優點,指的就是他對自己的看法;而他說的缺點,就是別人對他的看法。奇怪的是,如果這是他的優點,那麼為何別人都不認同,如果這是他的缺點,那麼為何他又一直堅持己見。事實上,他是位個性急躁的人,自我控制能力不佳,當與人合作時,不會去考量別人的立場,只顧自己是否能夠達成。你可千萬不要誤會他是一個做事積極、有效率、別人常追不上他的進度的人。如果是這樣,那麼他聽到的就會是大家對他的讚賞,而不是抱怨了。

n   你平時的興趣或嗜好是什麼?

這個問題並不是想要了解求職者喜歡些什麼,而是要了解求職者是否是個做事能持久深入的人

最常見的興趣是,聽音樂、看書、打球、上網……,面試主管聽到這些答案,也不會有什麼反應,聽太多了,都麻痺了,反正興趣大家都差不多。

若簡單的只從這些興趣的性質上來分類,大概可分靜態的或是動態的、是可以獨自進行、還是需要團體活動,我們可藉此來對他的個性有個初步的了解。

要確定求職者的興趣或嗜好不是參考範本編出來的,或只是隨口說說的,就要對他的興趣做更深入的了解。對於他的興趣,他投入了多少、有多深入、了解多少、多常進行。面試主管本身也要能多才多藝,才有辦法深入去問。如果對方說他喜歡編曲,而你不懂樂理,還真不知道該怎麼問下去。就像是你不懂設備,卻去面試設備工程師,他說的名詞你都聽不懂,是很難去判斷他的程度如何的。

如果是喜歡讀書,可以問他最近讀了哪幾本書、可否推薦一本他認為的好書。如果他只是隨便說說,那麼他將講不出任何一本書名來,或是說不出這本書在闡述些什麼。有些人會說其實他是喜歡看雜誌,這也沒有關係,那他是喜歡看哪本雜誌呢?是專業雜誌嗎?還是八卦雜誌!

如果他喜歡聽音樂,可以問他喜歡聽哪類的音樂,這類音樂的特色是什麼?有那些代表人物與作品?如果說不出來,那麼聽音樂就不是興趣,只是他打發時間的活動而已,也可能只是當成背景音樂,根本沒注意在聽。

自從網路興起後,很多年輕人會說他的興趣是上網,那麼你要特別注意他是否將工作以外的時間都花在網路上,也要了解他上網都在做些什麼事情,是否屬於宅男或宅女一族。這些隱生活者,偏向個人主義、喜好圖片影像、資料蒐集力強、獨立生活、好享樂、喜歡自我表現並樂於分享。資訊與電子產業的年輕工程師屬於宅男的比例相對偏高。他們不喜社交活動,活動力較差,喜歡獨立作業。

喜歡運動的人,可以說明他具有良好的體能與行動力,不喜歡運動的人不會適合外勤的工作,尤其是業務。但從事勞動力大的工作者,平時的嗜好也有可能不會太劇烈。

要了解求職者運動的種類、程度如何、運動的頻率、花費多少時間,才能知道喜歡運動是不是隨便說說的,或是那早已是陳年往事了,現在早就不運動了。

興趣是踏青、喜歡到戶外走走,沒有甚麼特別目的,只是喜歡大自然。這樣的人比較有活動力,不喜歡受約束。

一個人對待自己興趣的態度,與對工作的態度其實是相同的。一個能力好的人,大致上,在其他方面也同樣會表現良好,尤其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會表現得更好。

一個人如果連興趣都沒有,就表示不曾關注過什麼事情,平時對事物不會投注心力,那麼對於工作又怎麼會投入呢?如果對自己的興趣嗜好都只能粗淺的去嘗試、表現不出什麼成績、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那麼對於工作就更不用說了。

對於一個人的興趣還要注意他只是想要休息、打發一下時間而已,還是會認真的去做。

興趣如果是喜歡看電視、上網瀏覽、看小說、看動漫……等等,這些屬於比較不花大腦的事情,只是想要放鬆、休息、打發時間。他的個性就可能較不成熟,沒有思考的習慣,會顯得較為幼稚。

如果求職者有明確的興趣,就要去了解他這個興趣是否維持了夠長的時間。能夠維持長期興趣的人,比較有恆心與毅力。因此,能否維持一個長期的興趣,代表著能否持續的對工作投入。

除了要了解興趣的持續時間,還要了解對興趣投入的深度。對自己興趣能夠深入的人,比較有研究精神,也較能專心,能夠表現出專業程度;而一個興趣廣泛又不深入的人,做事可能三心二意,沒有耐心,難以建立專業。

如果你對自己有興趣的事情都沒辦法深入持久的去進行,那我們又怎敢期待你在工作上會有更好的表現。

n   你對未來的規劃、對自己的期許,或是希望達到什麼成就?

這個問題是想了解求職者的「企圖心」。

如果回答「想在目前的工作上穩定的發展」,表示求職者沒有很大的企圖心。你會發現他在過去的工作上,沒有什麼特別的表現,也沒有什麼成長的空間,能把工作做好就滿足了。這樣的人,要不是能力到達了瓶頸,就是個性不積極,對於未來才會以穩定作為最重要的考量,不會想要晉升或是擴大專業領域。

未來想「繼續進修」不一定就是很有學習意願的人,要看他目前的學歷與程度。一般學歷好的人若未來想要進修,很可能一兩年內就會去實行,那你錄取他很可能沒多久就會離職;而學歷不好的人未來想要繼續進修的話,沒自信的機率比較大,他的程度可能較差、學習能力也不好,想要藉繼續進修來讓人認為他雖然目前學歷不好,但未來卻可以彌補過來,這樣的人,最後很少人會真正去進修的,你對他也不必存有太大的期望。所以一位來求職的人,卻告訴你他未來想要求學,除非你要找的是臨時人員,否則你為什麼要錄用他。

一位有企圖心的人,會提出未來想達到的職位或成就,會站在目前已有的基礎上,合理的向上提升,不會好高騖遠,定出遙不可及的目標。這點與許多人的制式回答有著很大的不同,許多人的標準答案常是:「希望進公司後能努力學習,並在最短時間內學會職務上應具備之各項技能;中期則希望能提升專業能力並朝管理階層邁進;未來則期望自己成為一位能夠獨當一面的專業經理人。

一個漂亮的規劃,必須根基於目前已有的基礎上,並搭配著合理的動機,如果自己沒有個三兩三,個性又不積極,過去也沒做出個成績出來,也不知道自己在追求著什麼,那這個職涯規劃可就只是個文抄公,一個沒有意義的標準答案罷了,要不就是遇到了不切實際的幻想家,只會想像而沒有動作。

同樣的,太明確而詳盡的人生規劃,也可能是有問題的。對自己職業生涯的每一階段或每一個步驟都規畫得有條不紊,甚至連自己過去,也都是照著這個規劃一路走過來的。那麼,這個規劃要不是抄來的,他就可能是一位「說得一口好工作」的人。根據過去的經驗,這樣的人,都是口才一流、信心十足,講得頭頭是道,做法合乎常理,感覺上就是一副能達成的樣子。但實際執行起來,就會發現落差非常之大,說到底,他就只是一個說得到,卻做不到的人。

有不少人未來的目標是「想創業」,尤其是剛出社會沒多久的人。很可惜,他們大多是有目標卻沒有想法,自己都還沒建立任何專業,就想當老闆,也不知道該如何去達成。如果你問他想創怎樣的業,他如果說是想開個飲料攤、早餐店、租書店或加入連鎖店的經營,這些進入障礙低又跟目前工作無關的創業,代表他不但沒有企圖心,也無心投入目前的工作。

一個真的有能力,能發揮自己的專業,想要創業的人,才不會告訴你他想要創業,因為,他會擔心,錄取後你可能會不時的提防著他,或是,你根本就不會錄用他。

n   你在工作上最有成就的事(最大貢獻)以及最感挫折的事?

怎樣才會有成就感?順利達成目標、成果超過預期或是解決重大問題都會有成就感。相反的,未能達成目標、成果未如預期或是不能解決重大問題時就會造成挫折感。

達成的目標有多大,解決的問題有多困難、目標是如何達成的、挫折又是怎麼造成的,了解這些狀況,就能知道求職者在過去經歷中,是否曾負責過重要的職務,還是只是個配角或是跑龍套的

我們可以觀察他在陳述有成就感的事時,是否會過度吹噓、表現得過度驕傲;或是陳述挫折時,能否面對挫折、調適心情、是否能自我檢討,還是都怪罪於他人、能否提出改善作法、累積經驗,可以藉此來了解他的個性。

業務人員的成就感應該表現在「業績目標」的達成,若不是,則可以反問他業績達成狀況如何,為什麼他的成就感不是來自業績的達成?

若講不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或挫折,就代表他過去在工作上未曾負責過重要的事務,或未承擔過責任,這樣的人即使工作多年,也不容易累積到什麼經驗。

n   你希望未來主管的管理風格是什麼?

這個問題,其實是問他跟之前主管的相處情形。

求職者所期望主管的管理風格,就代表著他能力上所欠缺的部分,也就是他的缺點。可以將他期望主管的條件,反轉過來,去詢問他過去的主管是不是有過類似的情形,這樣就可以知道,他在這方面的問題是什麼。

如果他希望未來主管能夠提供部屬協助,就問他是否過去的主管都未曾適時協助他,否則為何會為提出這個需求。他很可能是能力不足,需要主管的協助才能順利完成工作,要特別注意他過去曾做的事,或是最大的成就,很可能都要在主管的帶領下才能完成,自己可能只是跑個龍套而已。

如果他希望未來主管能夠協助溝通協調,就問他是否過去與其他部門溝通有問題,而他的主管卻未曾適時協助,否則為何會為提出這個需求。他可能在溝通的能力上有問題,或是個性自我,無法接受別人的意見,常與人發生衝突,才會需要主管的協助。

如果他希望未來主管能夠公平,就問他過去的主管是否工作分配不均,故意偏袒某些人。困難的事情都是你在做,別人都分配到輕鬆的工作,否則為何會為提出這個需求。可能他過去的主管真的是不公平,但他也可能是個斤斤計較、沒辦法用正面的態度去面對不公平現象的人。

如果他希望未來主管不要管太多,只要給他目標,自己就會去達成。可以問他過去的主管是怎麼管理的,是不是緊迫盯人。他很可能是個能夠自律的人,也很有能力,知道事情該如何進行,也有把握能夠達成。有些不成熟的主管確實會緊迫盯人,工作才剛交辦,馬上就問你事情進展到哪裡了,這樣的主管不但讓員工感到不受信任,甚至還會干擾到他的工作,所以希望主管不要過度的管理是合理的;他也可能是個不受拘束、自由自在的人,自制力不足、不會遵守主管交代的事情,讓人隨時都是提心吊膽、擔心受怕的,主管只好時時刻刻要來提醒他,緊盯著他。要如何分辨求職者是屬於哪一種?其實不困難,你只要去看看他過去的績效如何,就可以知道了。

n   你的家庭狀況

一個人價值觀的形成,一般來自於父母,父母終身未完成的志業,會造成子女最強烈的動機。也就是說,父母親對子女人格形成的影響非常大,我們可以藉由了解父母的成就、對子女的教育方式與期待來了解子女的價值觀與奮鬥的動機。你可以問他:「父母對你的期望是什麼?」、「你的父母總是告訴你應該做什麼?」就可以了解。

從家庭的經濟狀況,也可以了解一個人工作的動力。我們可以問他:「你認為你的家境是富裕、小康還是清寒?」從他的回答再對照他求學時是否有打工幫忙家計,以及父母的職業、居住的地區、他開的車子、衣著的品味等來做對照,就可以知道他的家庭經濟狀況。

一般而言,富裕家庭的小孩,工作態度常會較不積極,或是遇到點挫折就離職,因為這份工作對他們來說並沒那麼重要。而經濟困難的家庭,他們的工作態度會較佳、配合度高、不容易離職。

家庭經濟對不同工作性質也有不同的影響,對於擔任財務工作的人,如果家庭經濟太差的話,是會令人擔心的,若還沒結婚,就應該還要了解他的男女朋友的經濟狀況,這都是會有影響的;如果是擔任業務的工作,一個家庭經濟很好的人,每天勤跑客戶,可能是不是為了拓展業績,而是去建立自己的人脈,為自己未來創業做準備。

有配偶的人,可以問他:「你的另一半,平時對你有那些抱怨?」配偶的抱怨,通常都可以很正確的描述這個人的個性。

你還可以問他:「平時的家庭生活如何?下班需不需要接送配偶或小孩?晚上有沒有什麼家庭活動?假日全家都做何消遣?」從他的回答中,你就可以知道他能不能配合加班了。

問他「是否與家人同住?」可以判斷他的獨立性,在經濟上是否仍舊依賴家人。

從「家中的排行?」也可以了解他的個性。一般排行老大的人,因為需要帶領弟妹,所以會有統馭的心理,希望能掌管一切,屬於領導者的特質;而排行中間的人,承上啟下,個性獨立、理性並有邏輯,擁有好主管應具備的特質;而排行老么的人則常受到寵愛,個性會較依賴,希望能贏得大家的感情。

如果言必稱家人,就是說話時經常起頭語都是「我爸爸跟我說,是怎樣怎樣,或要怎樣怎樣」的人,很可能是受到家庭的溺愛,不能獨立自主。

n   你對我們公司的了解

我們可以從網路上找到非常多的資料,對於不懂的事情,透過網路也可以迅速找到解答。如果求職者對於想要應徵的公司,都懶得去查一下資料,那麼對於自己的工作,又怎麼會想去了解、做準備。這種人的積極度不足、做事不會認真。

面試主管要得到正確的資訊,做出正確的判斷,就要去了解每個問題背後真正的意涵是什麼。要詳細的去了解求職者的言外之意、解讀弦外之音,才能揭下求職者偽裝的面具,找到你想要的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凌帠 的頭像
    凌帠

    凌帠的管理世界

    凌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