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900438951a畢業後是該找份工作乖乖的去就業呢?還是乾脆來創業?這個問題著實困擾了不少新鮮人。很多人因為就不了業,只好來創業;因為找不到工作,就自己創造工作,以為當上老闆,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可是若以這樣的邏輯來看,創業似乎比就業還容易,當老闆反倒比做員工更簡單,這樣,你覺得合理嗎?

業後是就業好?還是創業佳呢?如果社會新鮮人有這樣的困擾,心中一直猶豫著,不知該如何抉擇,不用擔心,答案其實很簡單……

就是去就業

蛤!不是應該去創業嗎?怎麼會變成是去就業呢?沒有錯,就是去就業。因為真正會創業的人是不會猶豫的,一位創業者會想創業是因為心中有一個非實現不可的夢想、有一個得立即付諸實行的絕佳主意,所以會有滿腔的熱情、充分的自信,這樣怎麼會猶豫呢。所以會猶豫就代表了缺乏創業的基本理由,而最離譜的卻是大部分的社會新鮮人想創業,其實根本就是自欺欺人的邏輯錯誤。

許多社會新鮮人剛出社會,擔心經濟不景氣、害怕遇到壞公司、恐懼碰到惡老闆、憂慮自己專業不足或是運氣太差……,總之原因林林總總、洋洋灑灑,無論如何簡單講就是——找不到好工作。這時心中不免升起「既然工作不好找,那何不來創業」的念頭,只是心中想創業,卻又不知如何來創業,以及該創什麼業,又如何能成功,對此心中不免充滿疑問,於是到底是該就業還是該創業,就一直在心中困擾著,遲遲下不了決定。

有這個想法其實並非是社會新鮮人的專利,許多工作失意或是中年失業的上班族也有同樣的困擾。工作做久了,整日為老闆賣命,工作沒目的,生活沒樂趣,每個月就是領那麼點死薪水,日子勉強過,發財沒盼過,心中難免會對自己產生質疑,難道此生就要如此地過下去嗎?其實沒有哪個人真的願意如此的過一生,那麼又為何不自己出來當老闆呢?

何不食肉糜

沒錯,發揮中國人「寧為雞首不為牛後」的傳統美德,找不到好工作就自己創造工作,遇不到好老闆就乾脆自己當老闆,只是這個想法卻跟晉惠帝的「何不食肉糜?」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晉惠帝當政時,流年不利,天災人禍不斷,聽朝中大臣報告說民間有許多百姓沒有飯吃被活活的餓死,晉惠帝大惑不解的問道:「如果沒有飯吃,那為何不吃肉粥呢?」人民連飯都沒得吃了,哪還可能吃得到肉粥呢?這麼簡單的道理,只有不知民間疾苦的昏君才不明白;但找不到工作,或是因能力不足而工作不順卻想要自己創業,這不也等於是「何不食肉糜?」的另類現代版本。

要知道,當員工難,當老闆更難;當員工忙,當老闆更忙;當員工累,當老闆更累;當員工委屈,當老闆更委屈;當員工只需一種專業,當老闆卻須十項全能;員工做不好,薪水照樣領,頂多只是沒錢領,老闆做不好,薪水得照發,還會賠本兼負債。那怎麼會有找不到工作何不去創業、工作做不好為何不創業的道理呢?

難道不能從創業中學習成長

即使不是為了逃避找工作的挫折才想去創業,難道沒有經驗就不能創業了嗎?沒有專業就不能從創業中學習嗎?這當然不是囉!只是創業是有條件、有風險、還有成本的,就看符不符合、值不值得、划不划算了。

就業是老闆付錢給你學技能,創業卻是自己花錢買經驗。工作不適合,了不起再找其他工作,創業失敗了,還有本錢再創業一次嗎?(如果你家裡別的沒有,就是錢多,那就甭客氣了,盡量給他試下去!)

那創業失敗了就去找工作不就得了,有什麼好擔心的?至少曾經創業過自己會比較甘心,也能了解創業是怎麼一回事,嘗試看看有什麼不好的?這有兩種情形,一種是創業沒花太多時間,只短短幾個月就壽終正寢了,這段履歷不會有人在意,影響不大,而且自己也比較會甘心的去工作,所以也不是什麼壞事;另一種情形則是創業花了一年以上的時間,這時找工作就等於是轉換跑道,困難度不低,而且這段經驗有時會有負面影響(請參考:寫給社會新鮮人(9)—慎選第一份工作!),只恐怕老闆當久了身段放不下來,心裡仍在好高鶩遠,很少有老闆會喜歡一個一心想做老闆的員工。

常言道:「一步一腳印」新鮮人剛出社會,還不會走就想學飛,跳過學徒直接當老闆,這樣有道理嗎?這樣合乎邏輯嗎?在創業前不知大家是否想過,一件你沒做過的事、一份你尚未具備應有能力的事業、一個你還不了解的世界,它會成功的理由到底在哪裡?除非你有過人的能力、難得的機遇、非常的努力、超強的毅力以及滿腔的熱情,否則憑什麼創業能成功

此時不創業更待何時

照這樣講,既然創業困難度那麼高,那還是不要創業比較保險,等到累積足夠之經驗、人脈、金錢後再來創業不是更好?這雖然沒有錯,但是其實有經驗的人都知道,年輕時若是不創業,以後恐怕就再也沒有勇氣去創業了。許多人工作一段時間後,了解到經營企業的困難,就連當個主管想管好部屬都很吃力,要是去當老闆,不但要面對客戶,還要搞定員工,要懂技術還要會籌錢,所有事情老闆都得要負責,還得要面對競爭對手,如果再想到還有一家老小要照顧,就再也提不起勇氣去冒創業的風險了。另外更重要的是適合創業的時機是稍縱即逝,等萬事俱備後,就怕等不到東風,也只能惘然了。

有時時機是稍縱即逝,但有時卻是莫名其妙的黃袍加身。也有些人的創業是順水推舟、水到渠成,沒有時間猶豫,也來不及考慮,真是天時、地利、人和,在外在環境導引下就這麼莫名其妙的創業了。

有人會問創業很難嗎?創業該如何下手?會問這句話的人恐怕就已經不適合創業了。其實,創業經常都是衝動的,就像愛情一樣,當你遇到心儀的對象時,就會毫不考慮地展開追求,而不會東張西望的考慮再三,所謂情人眼中出西施,如果這是你要的,就該努力的去追求。所以當想要創業時,如果還不知道到底該創什麼業,或是會擔心創業會不會太難而容易失敗,甚至對於該不該創業都還一直在猶豫不決,那麼這樣的開始幾乎就已經注定了失敗的結局。

創業者的特質

那麼怎樣才適合創業呢?會創業成功的人大多具備以下幾項特質:

n   創業者有滿腔的熱情

真正想創業的人是不會猶豫的,每位創業者的心中都非常的清楚「我就是要創業」,即使只是想擺個小吃攤或是開個飲料店也是一樣。會創業的人都非常殷切、渴望的想把心中的想法付諸實行。可能想要改變世界、或是想要實現自我、也可能只是想做出一碗好吃的牛肉麵,無論如何對於自己的未來都滿懷著希望,恨不得立即就去實現夢想。

是否該創業幾乎從未成為考慮的議題,真正的創業者只會積極地去排除困難、解決問題,而不會浪費時間在思考我是否該創業,更誇張的是如果連該創什麼業都不知道,又談何創業呢?所以創業者心中的目標明確,殷切盼望能夠去實踐,於是機不可失,就恨不得畢了業趕緊去創業,甚至等不及畢業馬上就創業。就像微軟的比爾蓋茲、蘋果的賈伯斯以及臉書的創辦人馬克佐伯克都是這類型的創業典範。由於太渴望創業了,要是等到畢業,時機稍縱即逝,真是太浪費生命,怎可不及時把握住呢?

n   創業者有堅定的自信

因為有熱情所以不會猶豫,因為有自信所以不會畏懼。想創業的人還有一個共同的特質,就是對創業充滿了自信。創業者大都有個非實現不可的理想,非做不可的衝動,對自己充滿信心,對未來充滿期望,唯有這樣才有勇氣去面對未來的各種挑戰;面對挫折,才能堅持到底;感到不足,才會拼命學習,就怕夢想被耽誤、被阻礙了。

雖然才剛出社會,對於一切都還陌生,沒有經驗、沒有專業、沒有人脈、更沒有支援,但就是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了信心。別人花三年,自己只要三個月,別人只是認真做,自己則是拼命做,總之學習就是比人快。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有問題就想辦法解決,沒有經驗開始去做就有經驗了,只要有自信,又有什麼好擔心的。

只有創意是不夠的

可是許多創業者也都是有熱情、有自信,尤其是當想出了絕佳的點子,發現到市場的特殊利基,就會對自己充滿自信,對未來滿懷希望,但最後結果卻依舊是失敗收場,這又是為什麼?

很多人以為要創業只要有一個很棒的創意就夠了,尤其我們看臉書的佐伯克,一個絕佳的創意,在短短的幾年內,就能創造出現今規模驚人的臉書王國。可是你知道嗎?佐伯克的創意是偷自於獨木舟校隊學長溫克沃斯兄弟的「哈佛聯誼網(ConnectU)」,微軟Windows的概念則是抄自Apple,而Apple的滑鼠概念卻是賈伯斯從全錄複製過來的。想想看,為何原本想出創意的這些人最後卻沒能成功呢?雖然創意是創業的重要條件,但只有創意卻也一樣是不會成功的

創業的成功關鍵:除了有創意更要執行力

真正的創業者其關注的重點不在創意是否是自己想出來的,而在將創意落實的過程。

所以,創業者能夠成功的特質除了熱情、自信外,最重要的就是創業者具有很強的執行力。有熱情則有動力,有自信則認為自己做得到,只是單純地想像自己做得到是沒用的,要真正有能力做到才最重要。一個有執行力的人才能夠將想法落實、遇到困難能夠解決問題、當自己專業不足時能夠迅速學習達成目標。

要有執行力,至少須具備以下幾項能力。創業能成功的人,即使在創業前不具備這些能力,但在創業過程中卻能積極的將這些能力建立起來,才有機會邁向成功。

n   有能力(專業、管理)

專業能力是想成功最基本須具備的能力,沒有專業事情就做不出來,專業不足事情就做不好,沒有專業就沒有競爭力。佐伯克就是因為有很強的專業能力,才能將別人做不出來的社交系統,轉變成自己的臉書;即使是擺個攤賣個小吃,如果專業不足,東西做得不好吃,最後也只能收攤了事。所以專業能力是創業成功的最基本要素。

除非是一人事業,否則事業開始擴大,就需要面對管理的問題。創業者也是領導者,只有技術而不懂管理的人,即使東西做得再好,最後也只好拱手讓人。懂管理是企業成長的關鍵因素之一,如何能帶領一群人有效的工作,才能創造更大的績效,否則變成一盤散沙,即使有再好的創意,再強的專業,也只能徒呼負負了。

n   有體力(耐操、凍久)

創業是一個備極艱辛的過程,尤其是社會新鮮人創業,只靠一股拚勁,什麼都要重頭建立,當然要有過人的體力,超越凡人的耐力了。事情不但要做,還同時要學,邊學邊做、邊錯邊學,要比別人多付出數倍的努力,若沒有這點覺悟,以為只要花點錢就能輕鬆創業,那誤會可就大了。

n   有資源(人才、錢財)

想創業就得要找得到人、弄得到錢;要留得住人、更要守得住錢;沒有人才事情做不出來、沒有錢財則是一切免談。

募集資金可說是創業者最重要的工作了,好不容易有個好的開始,想要招募人才需要資金,想要研究發展需要資金,想要擴大規模需要資金,想要……,不管想要什麼都需要資金,如何能夠順利募得足夠的資金支應企業的發展是創業者的關鍵問題。

就像臉書成立後逐步開始拓展,佐伯克能夠迅速的擴大靠的就是成功的向矽谷創投募得足夠的資金。在這件事情上,佐伯克得到創業前輩Napster創辦人西恩派克 ( Sean Parker ) 的協助,還造成與另一位一起創業的夥伴愛德華多 ( Eduardo Saverin ) 的嚴重爭執,最後才好不容易得到創投的青睞,若非佐伯克當時做出正確的決定,得到充沛的資金奧援,否則今天的臉書可能就不是這個局面了。

怎樣才算是創業

創業就是要將一個事業從無到有建立起來,那麼擺個小吃攤算不算創業、加入連鎖店算不算創業、在家當SOHO族算不算創業、加入直銷商算不算創業、打打零工算不算創業,還是只要自己當老闆都算是創業。有人原本在路邊賣滷肉飯,但後來也開起連鎖店、有人賣小籠包賣到全球各地、也有人投身高科技,做手機做到世界聞名。所以不管事業大小,只要能做出具競爭力的產品或服務,自己出來當老闆,都可以是創業。

社會新鮮人因為找不到工作,所以想創業,最常見的就是想做個小本生意、加盟連鎖店、擺個飲料攤、賣賣早餐或是開個租書店……,這些都是門檻最低的創業類型。因為資金需求低,技能要求不高,所以應該很容易就能創業,只可惜結果經常是事與願違,愈容易進入的行業反而愈不易成功

身邊許多朋友都曾經想過簡單創個業,他們都工作了許多年,表現也很不錯,只是遇到了瓶頸,對工作失去了信心,不想再為人作嫁,於是挑個簡單又不需太多成本的生意,興高采烈的創業去。

有人看到滿街的美X美,早餐市場大,大家每天都要吃早餐,又不困難做,烤個吐司、煎個蛋餅、抹個奶油想想沒問題,於是辭職去開早餐店;有人看到了滿街的飲料店,只要租個店面選個加盟商,一切配套免煩惱,所以也能順利開個店;有人發現大家都愛看漫畫,附近又沒租書店,於是開個租書店輕鬆又愉快。開店容易經營難,這幾個創業的結果很一致的,都是開不到半年就草草收攤了,這是為甚麼呢?同樣的,我們也經常看到電視上許多竹科工程師放棄高薪工作,轉去開餐廳、開民宿,卻有不少的成功案例。這其中的差異何在?

因為職涯發展受挫、工作疲乏感到厭倦、或是因為工作不好找所以找個最簡單容易入門的生意來做,於是創業變成了被迫的選項、成了逃避現實的臨時避風港,只是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沒有破釜沉舟的決心、沒有全心全力地投入,這樣怎麼有可能會成功;而科技新貴願意放棄高薪去創業,則是發現了過去自己努力付出的工作並非自己想要的生活,才會願意放棄高薪而來創業。為了追求一生的夢想,才會有熱情與信心去克服一切,才會有毅力堅持到底,才肯努力付出去克服困難,這樣創業才會成功。

創業是值得鼓勵的,創業是值得一試的,只是創業不應該是被迫的,創業也不應該是走投無路後的選擇。所以,若是還在考量「我是不是應該去創業?」或是還在懷疑「創業會很難嗎?」那就明顯的表示著你對創業的熱情不足、決心不夠、欠缺動力、準備不充分且時機未到,那麼創業就不可能是眼前的選項,所以答案當然就是趕快去就業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凌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