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業經濟開發程度愈高的國家服務業的比例就愈高。服務業與製造業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產業類別,不只是工作內容不同,所需的專長不同,適合的個性也不相同,最誇張的是就連人的氣質長相也不相同。

 

一對郎才女貌的夫妻,老公在大學時念的是工科,而老婆念的是商科,這其實是很常見的組合。在校期間兩人個性相符、氣味相投,老婆的成績平平,但老公的成績卻是出類拔萃,老婆總是用羨慕崇拜的眼光在看親愛的老公,總覺得老公好棒,雖然不懂工科在學些什麼,但每次聽老公講起來,就覺得能搞懂那麼艱深的學科這個腦袋真是不簡單,好令人欽羨。

畢業後兩人都順利找到工作,男生憑著優異的成績順利應徵上半導體科技大廠的工程師職位,而女生則到證券金融業從基層的助理做起。兩人工作一段時日後稍具經濟基礎,就決定步入禮堂,開始一段恩愛的婚姻生活。

工作幾年後,老公的表現得到公司的認同,升任基層小主管,由於企業規模大,競爭者眾,想要升上這個小主管著實費了不少功夫,也打敗不少競爭對手,由於這次晉升得來不易,老公因此更加賣力工作,就整日埋首在無塵室中,長期與機器為伍。

老公的表現不錯,但老婆的表現就更加亮眼了。老婆的個性活潑,反應靈活,整日笑臉迎人,一張嘴像吃了蜂蜜似的,話說得好聽,大家都喜歡跟她相處。老婆的晉升速度更像搭電梯般每年一個層級,一路往上竄升,工作的單位也換到業務單位,憑著優異的業務技巧及手腕再加上認真的工作態度,業績真是一路長紅。

兩人的資歷愈深、職位愈高、成就愈大,但可談的話卻愈來愈少,並不是因為雙方的工作都太忙而無暇溝通,而是因為工作得愈久兩人在個性上的差異就愈大,就愈沒有共同的話題。老婆聽不懂工程師的專業術語,於是老公的專業就從過去的令人羨慕變成了枯燥乏味、工程師的想法從單純變成了狹隘沒有常識、工程師的個性從專注變成了呆板且不知變通,工程師的長相也從純樸變成了笨拙。

不是只有老婆對老公的看法有了改變,老公對老婆也頗有微詞。過去是情人眼裡出西施,現在的老婆則變成是浮華不實、賣弄口舌沒有專業,不切實際、不事生產、整日買空賣空,想法多變沒有一致性、每天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只重外表,看不出內在有些什麼。

兩人各自的成就愈高反而愈看輕對方,溝通就愈困難,也就愈難相處,才出來工作沒幾年的時間,雙方對於事情的看法竟然會演變成毫無交集,處理事情的方式更是南轅北轍,最後終至無法相處,各奔東西了。

產業的特性對人的行為以及思考方式所造成的影響相當大,進入製造業,久而久之思考及行為模式都會像製造業的人,同樣的進入服務業也是一樣,有些人沒有太明顯的個性,進入哪一種產業都差不了多少,但大部分人的個性都偏向某一類型,因此,若是選錯方向,不但會適應不良,恐怕還做不長久。

服務業的對象是人

製造業與服務業是兩個相當不同的產業類型,服務業所服務的對象是人,所以從事服務業的人最基本的要求是要喜歡與人接觸,而在態度上則要有服務熱忱,要能夠從服務別人,讓客戶滿足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所以若個性是屬於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不喜歡關心別人的人,從事服務業就會很痛苦。

服務業所提供的產品是無形的服務,提供服務的人自己本身就是產品,打造良好的形象可以強化產品的價值,而個人的儀容外表就像是產品的包裝,因此穿著得體與打扮合宜就顯得特別重要,這些不僅可以呈現專業度還代表了對客戶的尊重。

服務業是對人提供服務,但人卻是最難搞的,因為沒有任兩個人是相同的,並且各人的感受不同,所以服務的標準就會因人而異。同樣的服務有些人非常滿意,有些人卻抱怨連連,因此從事服務業的人要有良好的感應能力,才能善解人意,才能夠了解客戶的需求與想法;此外還要有快速的反應能力,一個表情或是一句話都有可能造成重大影響,所以要能因應不同的情境變化,做出最好的反應;最後還要有耐心與抗壓力,也就是EQ要高,才能應付客戶的各種要求與挑戰。因此服務業的工作充滿了變化與不確定性,隨時都要因應不同的狀況做出適切的反應。

服務業的上下班時間也會比較特殊,某些服務業的下班時間會較晚,或是會在假日工作,這主要是要配合客戶,很多上班族在平日的上班時間無暇消費,只有在下班後或是假日才有時間,因此相關的服務時間就只好在假日時段了。所以要從事服務業的人在選擇時要特別注意,要了解行業特性,不要做一行怨一行。

製造業的對象是物

而從事製造業的人,工作的對象是實體的產品,工作的地點幾乎都是在工廠中,工作的重點則是要如何有效地製造出符合規範的產品,所謂有效指的是在規定的時間內,製造出指定數量、符合品質要求,以及在合理成本範圍內的產品。要達到這些,就要針對所有生產要素進行嚴格的控制,因此要瞭解產品材質的特性,設備的性能,要有嚴密的生產管控,嚴格的紀律要求、如何控制每次都要有相同的產出,有一定的標準,不容許誤差,一切照規定辦理,不可任意變動。

不喜歡與人溝通的人較適合從事製造業,製造業較適合喜歡穩定、規律、服從的人,若是反應能力較差,不喜歡深入思考,能夠適應規律反覆動作的人則適合基層作業員的工作。

工廠的服裝儀容要適應生產的需求,大多都是穿工作服,若是在無塵室工作要求就更高了,一切會影響到潔淨度的都不被允許,例如留指甲、化妝等等。而製造業的工作時間若是常日班則大多較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稍早一點上班,下班時間也較早一些,不過若是到類似竹科的高科技公司上班,就要特別注意「四班二輪,做二休二」的規定,也就是一天工作十二小時,不管周休或國定假日,每做兩天後休息兩天,半年後日夜班輪調,這樣的工作時間要注意自己的體能是否能夠適應。

轉業困難

其實不管事製造業或是服務業,在後勤單位(如:會計、人事、總務等)的差異較小,行業互轉應該會比較容易吧!話雖如此,但還是存在些許的差異。其實製造業的後勤單位其實也可以算是半個服務業,只是服務的對象不是客戶而是公司的同仁,但由於產業型態以及員工基本個性上的差異,造成工作內容與方式上的不同,這還是需要時間來做調整的,又如果已經工作很久被定型了,那麼最大的困擾應該會是到了幾乎完全不同的環境後會顯得格格不入。

經濟愈發達,製造業愈萎縮

任何國家在製造業發展上的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當經濟愈發達時國民所得愈高,生產的成本就會隨之遽升,企業就會失去競爭力,而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就只好紛紛外移,因而造成了製造業的萎縮,而服務業卻益形發達。這雖然是無可避免的現象,但卻會造成社會問題。因為很多人先天上的個性就不適合服務業,但因為製造業的外移,造成工作大量減少,因此就非常難找到工作,失業的情形就會愈加嚴重。

留住製造業的一個方法是產業升級,只是高階的製造業幾乎都是自動化生產,所需人力較少,也需要較高階的人力,而低階的人力仍是無處可去。過去低階製造業所需的人力較多,可創造較多的工作機會,尤其是較無技能的人,但這些製造業幾乎全部外移,流失的工作機會將很難彌補回來。

若是將適合原本適合製造業低階工作的人力轉向服務業呢?其實很多人被迫都做過如此的嘗試,只是結果幾乎都是挫折連連,信心遭受嚴重打擊。因為服務業即使是最低階的工作,也需要好的反應能力,否則自然會被客戶淘汰,例如即使只是做個大賣場的收銀員,手腳太慢或是偶有閃失,都很容易招致客人的強烈抱怨。服務業的反應是直接又立即的,不適合的人將很難勉強。

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產業外移、升級與轉型是個難免又難解的問題,要想照顧到社會上的每個人,使得天生我材必有用,只靠個人的努力或是企業的調整都很難有效解決,最後恐怕只能期待政府能有英明睿智的政策出現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凌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