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學歷VS經歷「書讀不好沒關係,只要有一技之長就好。」這句話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但其實這是不認真的人給自己的推託之詞,是學歷差的人自我安慰用的,可千萬不要被這句話給騙了。這是個競爭的社會,如果別人經歷好,學歷更好時,那我們又該如何跟別人競爭呢?

在的大學學歷就跟崩盤的股票一樣,價值差不多就只剩下能拿來當壁紙糊而已。自從專科、職校悄悄改頭換面,變成科技大學紛紛冒出後,大學學歷就此一路狂貶,學歷無用論甚囂塵上,不只學士如此,就連碩士也一併淪陷,頂著大學學歷就是找不到工作,學歷還真是比衛生紙還不如啊!

學歷無用嗎?

這樣看來念書是沒用的了,浪費那麼多年的時間,花費那麼多的金錢,換來的卻是畢業即失業,那倒還不如高中畢業後就直接就業還省事些,這樣還可以趁早多累積點經驗,對未來的幫助還大些。只是,若只有高中學歷能找到怎樣的工作呢?恐怕就只有最低階或是出賣勞力的工作吧!想要好一點的工作卻是門都沒有。

不知大家是否想過,如果你今天拿出的是台、清、交的學歷,你會說學歷狂貶、學歷無用嗎?如果學歷真的無用,那麼為何大家仍拼命去念大學,甚至研究所?如果學歷無用,那麼為何許多員工為了升遷,想盡辦法去念夜校或是去考EMBA?如果學歷真的無用,那大家又何必刻意去強調學歷是無用的?所以呢?不用懷疑,學歷絕對是有用的,除非你的是假學歷,假學歷才會沒有用

名實相符才是真學歷

這裡講的假學歷並不是指非法購買或是偽造的學歷,而是指名實不符的學歷。在以往大學錄取率還在十幾二十趴的年代,即使是考到後段志願的學生至少也還是前四分之一優秀的人,即使如此,仍是被社會詬病大學品質控管不嚴,出來的門太寬,仍有名實不符的現象。但現在呢?念大學就像吃流水席一般,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毫無品質可言,於是就創造出一堆實質假學歷的畢業生。

真假學歷並不是以學校好壞來分別,而是以是否真正學到東西來分辨。好學校也有爛學生,壞學校也有好學生,只是比例問題而已。有人考運不佳、有人貪圖玩耍、有人食古不化、有人造假作弊……等等原因都造成名實不符的現象,但只要自己有真材實料,有好的學習能力,就是真的學歷,未來都能在職場上一展身手。

許多大學念的學校不好,鬼混四年的學生,面臨就業時會覺得自己學歷不好,擔心找不到工作,就想那不如繼續念個研究所,碩士的學歷比較好,對於找工作應該會有幫助。沒錯,如果大學沒好好念,考個好研究所,彌補過去的遺憾是有幫助的,但如果研究所念的也是濫竽充數的學校,再繼續混個兩年,那這個假碩士的學歷就跟假學士一般,同樣是學歷不好,一樣沒學到東西,再加上浪費兩年的時間,那麼假碩士只會比假學士的學歷更差而已。

學歷是社會新鮮人求職的敲門磚

不管是真學歷還是假學歷,文憑(名目上的學歷)只在剛出社會,毫無經歷時的功用最大。到了畢業季節,大批的社會新鮮人一湧而出,面試主管為節省篩選時間,就會以文憑好壞來做為篩選履歷表的第一道關卡,這點實在是無可厚非,只是,對於文憑差,但實際能力強的人就不利了,就需要多費唇舌來讓面試主管相信你的能力。

面試主管影響大

人非聖賢,每個人都難免會有私心,成功的人尤其容易把自己當成範本,就會特別看重跟自己情況類似的人。因此經常會發生,擁有高學歷的面試主管就會認為學歷很重要;老闆是自己苦學而成的,就會認為學歷是無用的,還會特別照顧或是破格任用學歷低卻肯學的人。

其實主管在面試時,經常會受到個人因素的影響,如果求職者的情況與他愈相似就會愈受到肯定,對於這點,面試時恐怕就只能靠運氣了。

學歷的重點在學習能力

念書求學是為了獲取學問、奠定學識的基礎,文憑則是學習成果的證明,當文憑能充分代表學習成果時,文憑是重要的,但若文憑不再具有代表性時,文憑就變成廢紙了,不過這種情形只能說這張文憑不再重要,卻並不能代表連求學也不重要了。

學校教育一方面建立人格基礎,另一方面則建立專業的學識基礎,基礎打得好的人,職場就能發揮的大,職涯就能走得遠、走得高。求學時每多花的時間,都在扎更深的根,打更好的基礎,因此學歷愈高的人,合理講在職場上應該能有更大的發展。

基礎好的人,懂得基本原理,能夠觸類旁通,學習能力才會好。進入職場後,能夠很快進入狀況,雖然初期沒有經驗,表現未必會顯得突出,但只要多所歷練,很快就能迎頭趕上。

學歷對職涯的影響,職位愈高差異愈大,通常學歷愈好的人在愈高階的職位上會表現得愈好,就是因為如此,學歷低的人出社會後,當晉升遇到瓶頸時,才會想回頭去補足學歷,但若只是在低階的工作上面,差異就會非常的有限了。

因此學歷不好的人,彌補之道,不要只是趕緊去弄張文憑,而是應該真正認真的去彌補基礎學理的不足,千萬不要搞錯方向,平白浪費時間精力。

技職教育則較為特殊,比較偏向於職前訓練,是為就業做準備,對於基礎學理著墨較淺,雖然對於就業接軌容易,但要往高深發展則容易受限,不過技職教育本來就是訓練一般的工作技能,也符合學生的資質發展,所以是適才適所的。技職教育比之渾噩四年的大學生還來得踏實,四年不認真學習,基礎沒建立,又不具職業技能,反倒無所適從。

經歷是學校學習的延伸

人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活到老學到老,經歷則是離開學校後的學習過程,學校教的是基礎原理,到社會上學的是實際應用,學校的學習是短暫的,工作上的學習則更長遠。經歷是學校學習的延伸,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不好的開始並非不會成功,只是備感艱辛而已。

年資不等於經歷

做過事情不代表有經歷,要做與專長相關的事情,並做對事情,或即使做錯事情也要知道原因,這樣才算有經歷

做了十年的會計,十年都做一樣的事情,都只是簡單的切傳票,科目偶而還會搞錯,這樣就不叫做有經歷;做了三年的軟體工程師,從來沒有自己寫過一支程式,最多只是修改一下現有的程式、更改一些設定,這樣也等於沒有經歷;雖然職稱是人力資源管理師,但因為是服務業、需要的服務人員多、流動率又大,工作內容就只有聯絡應徵者,做了幾年都是一樣,這樣也不能算是有人資的工作經歷,充其量只能說是有部分招募的經歷。

如何把打工變經歷

社會新鮮人沒有工作經歷幾乎是必然的,如果學歷乏善可陳,再加上沒有經歷,找起工作來當然容易處處碰壁了。若是在出社會前就能有點經歷,就像上戰場時多帶了把武器,不再只是徒手搏擊,那麼勝算必然大增。

很多人都會利用寒暑假來打工,除了賺點零用錢外,還認為可以充當工作經驗,只是大多在面試時,這些打工經驗卻絲毫起不了作用,有時還會有反效果,因此要把打工變成有效的經歷,那麼打工就不只是打工,要打對工才行

打工要找與未來職業相關的工作才會有幫助,如果未來要從事餐飲業,那麼去麥當勞打工會是有幫助的;若是未來想當律師,那麼同樣是去麥當勞打工就不知道能有什麼幫助;如果畢業後想從事半導體工程師,那麼找家晶圓廠工讀或是實習都有幫助;想當程式設計師,去找個程式測試工讀生也有幫助,總之,盡量去找與專業相關的工讀工作或實習,就能提早了解職場的狀況,累積些許經驗,這樣的打工才能轉化成經歷,在求職時就能錦上添花。

學歷與經歷之銜接

畢業到工作這段期間的銜接若自己沒有把握的話,可以進行職前訓練,這樣也可以強化競爭力,職前訓練也可以稍微彌補新鮮人經歷不足的缺憾。坊間有很多職業訓練的課程可以去上,譬如職訓中心、資策會、自強工業科學基金會等等,這方面的資源其實非常多,各類技術都有課程可以從頭學起。

若後悔在校期間沒能好好用功的人,為了自己長遠的將來,也重新給自己一個好的出發點,就不要吝惜於投資自己,好好認真的去學習技能。要是自己提前醒悟,那麼在離校前也可以提前開始進行職前訓練,這樣就更節省時間了。

另外,證照取得也可以當作職前訓練的一環,只是目前發照的浮濫程度就跟大學文憑是一樣的,兩者都面臨嚴重貶值,所以若是名實不符,也一樣是沒有用的。

學歷是基礎理論,經歷是實作發揮

就像學鋼琴,基本動作學得好,未來才可能練得高深,基本動作不紮實,遇到較艱深的曲子就沒辦法彈了,學到一定程度後就再也學不上去,除非重新將基礎調整好。工作也像是學鋼琴一樣,在校認真打好基礎,未來工作時就能有效發揮,若是基礎打不好,發展就會受限,否則就會回頭彌補基礎的缺失。

微軟的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與臉書的創辦人馬克佐克伯(Mark Zuckerberg)都是大學沒畢業就去創業,這並不代表學校教育不重要!你知道他們唸的都是哪所學校嗎?

沒錯,是哈佛。他們不是能力不行念不下去才休學,而是因為能力太強,學校沒辦法滿足他們的需求才休學的,這就像跳級升學是一樣的,只是他們是直接進入職場。不認真念書被退學的人不要拿此來當藉口或自我安慰,這情況是完全不同的,除非是完全念錯科系,若是唸到完全沒興趣的科系也沒關係,那就趕快轉系而不必輟學。

有能力的人不管在學校或是職場,都會對事情的原理感到興趣並且非常重視,會去深入了解,融會貫通,但一般程度的人就只想要知道怎麼做就好,能完成就夠,只注重表面而不會深入。

不要拿假學歷來跟真經歷比,也不要把真學歷來跟假經歷比,書要讀通、要懂原理、要懂觀念,所以學歷的重點不在文憑,而在學識;工作要踏實、要實作、要知其所以,因此經歷的重點不在年資而在實作能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凌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