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財務每家公司都有會計,商業的基礎也是會計,這樣看來會計的工作應該是很重要的吧!那為什麼會計的薪資在公司中卻是最低的呢?會計無非是做些帳務與稅務處理的工作,那財務的工作又是什麼呢?常聽人說大企業的財務長薪資高、地位重要,卻好像沒聽人說過什麼會計長的,那會計與財務到底有何不同呢?

計與財務看似連體嬰,一般人會認為這兩者的工作內容應該差不了多少,能做會計的人應該也能勝任財務的工作,或是根本就認為這兩個名詞指的是相同的事情。但事實上會計與財務是兩種相當不同的工作,適合做會計的人通常都不適合做財務,因為這兩種人的個性不同、背景不同、出身不同、專長不同、負責的工作也不相同。

會計與財務

簡單的講,會計是管帳的,而財務是管錢的。會計人員的個性拘謹、凡事一板一眼、很有耐心,若是帳目有所出入無法平衡,即使只差一塊錢,也無論如何都要找出原因使之平衡,工作重點著重在帳務的正確性並提供適宜的報表;而財務人員的心思要細密、頭腦要靈活、有風險意識、重點在於資金的調度與運用,要能攻能守,這兩種人的個性是相當不同的。

會計人員的工作是負責公司會計帳務、稅務的處理,以及產出各種財務報表。而財務人員則負責公司現金作業、資金調度、財務結構、長短期投資等事宜。

會計的基礎當然是會計學,會計人員一般是從會計師事務所歷練出來的,要進事務所最好是會計系畢業,其他商學科系只要唸過會計學科也都可以;而財務的基礎則是現金流量,財務人員大多是由銀行出身,要走銀行方面的工作最好是唸財務金融系、銀行保險系等較佳,其他有關財務的系所也是可以,或是商學院的科系也都沾得上邊。

誰都能做會計?

沒學過會計能不能當會計?答案是:「可以。」那沒學過會計能否自學而成?答案是:「非常難。」這是什麼邏輯啊!雖然這兩個答案看起來很不合理,但這卻是目前社會上實際存在的現象。

小公司通常不需要財簽,除非跟銀行有較大金額的借貸,銀行會要求公司提供財簽外,小公司幾乎都只需要稅簽,而公開公司就需要財簽了。

在不需財簽的小公司擔任會計,會計帳一切以稅務為考量,重點在於每兩個月的營業稅申報,以及年度的營所稅申報,企業為省麻煩經常就委託給小會計師事務所代記帳,公司的會計人員就只是做些資料蒐集與整理的工作,根本就沒在做會計的工作,當然就對會計沒什麼概念,因此即使做了十年,程度也還是一樣——不怎麼懂會計。同樣的若是到小會計師事務所任職,學到的也經常都是稅務方面的知識,對於財簽方面就較不清楚了。

另外,小公司的帳務並不複雜,且現在幾乎所有公司都已採用電腦會計系統,所以只要每天 Key in 傳票就好了,至於該 Key in 那些傳票,就比照之前的方式處理就可以了,若有不會做的地方再詢問一下會計師也能解決,所以沒學過會計的人當然能做會計的工作,因為只要會 Key in 就夠了。至於會計報表則電腦會自動產出,不需要你操心,且更重要的是,公司財報若不需要會計師簽證,那麼即使帳記錯了也沒人知道,當然做了十年也還是不懂會計。

會計基礎難建立

沒念過會計學的人想要真的懂會計會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許多工科畢業的人,工作一段日子後發現自己需要具備些會計的概念才行,希望能夠看得懂財務報表,就會發現單靠買幾本財會相關的書籍是根本沒用的,這樣只能學到一些皮毛,要想真的了解、具有概念,還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達成的,所以商科畢業的人可要好好珍惜這個可以贏人的本錢,因此會計一定要唸好、要讀通。

出社會後,若想要找會計方面的工作,最好能先到會計師事務所歷練個幾年,能到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是最好,學的會比較紮實,不過會計師事務所是個勞力密集的產業,剛進去的前幾年會很辛苦,每年一到查帳季節,加班情況會非常嚴重,所以事務所的離職率也是一直居高不下的,這點可是要先做好心理準備的。

如果想要到企業做會計的工作,那麼在事務所的歷練最好不要太長,三年左右即可,否則會有反效果。事務所是做審計的工作,並不需要作帳,在事務所的好處是可以培養正確的會計觀念,了解正確的會計作法,但卻沒有作帳的實務經驗,因此作帳實務還是要到企業去歷練。但若是在事務所待太久,在作帳時就很容易會用稽核的角度,這樣會很糟糕,因為企業作帳總是需要做些美化報表的動作,如果角度拿捏錯誤,讓報表反應出一些不利的數字,那你想老闆能接受嗎?

會計的薪水最低?

會計的薪水可能是公司中薪資最低的一個職位,其實這也不難理解,會計人員每天的工作就只是依樣畫葫蘆的 key in 傳票,你想一個打字小姐的薪資能高到哪裡去。所以,除非能做到主管,薪資可高些,否則就不必想太多了。

公開公司或是已上市櫃公司的財務報表需要會計師簽證,因此對會計作業的要求較高,在這類的公司當會計就會與在一般中小企業有顯著之不同,由於對專業的要求高,薪資也相對提高不少。

會計的工作

公司會計作業的負責人稱為主辦會計,一般是由會計主管擔任,要在會計報表上簽章,負所有的會計責任。

會計工作的內容大致上就是帳務處理與稅務處理。帳務上依照公司規模大小而異,工作大抵上可分為普會或稱總帳(大公司會再分成應收帳款與應付帳款)以及成本會計等,也就是會計部門中有人負責做應收帳款的帳務處理、有人負責應付帳款的帳務處理、有人負責做總帳的會計處理、也有人是負責做生產成本的帳務處理。

成本會計是會計中最難處理的,幾乎每家公司的做法都不太相同,成本結轉方式還會隨著產品變動與生產方式的改變而改變,所以想要完全依靠會計軟體來結轉成本其困難度是很高的。

會計人員還必須要具備的一項技能就是「Excel」,因為會計系統未必完全符合公司的需求,或是無法提供所需的報表,就經常需要由人工來處理,這時Excel就是最好的工具了,因此如果能夠對於Excel愈熟悉,在工作上就會愈順手。

台灣最常見的財務長就是老闆娘

財務人員的最高主管通常稱為財務長,而最基層的財務人員就是出納,財務長通常也會是會計單位的最高主管。

不過在台灣因為大多是中小企業,中小企業又大多是家族企業,所以關於「錢」這個最重要的事情,通常就都是由老闆娘來管理,因此公司的資金調度、銀行往來等都是由老闆娘自己負責,其他人不管你的能力多強,基於信任的問題,通常都是碰不到的。

一般低階的財務人員,其實就是出納啦!負責的就是現金與票據收付管理的工作,還要跑跑銀行,不過現在銀行業競爭激烈,所以服務都做得很好,銀行行員通常會定期來公司協助處理,所以出納跑銀行的機率就少了很多。

進階一點的財務人員,要負責公司的現金流量預估,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要是做不好,公司可是會有資金缺口,一不小心可是會跳票的。除了現金流量預估外,還要負責銀行融資與資金調度、匯兌避險、投資等事宜。這些大概就是一般企業財務人員最重要的工作內容(有些財務人員還要兼做老闆的私人帳房)。

專業的會計人員可以到會計師事務所擔任會計師,專業的財務人員除了在企業中擔任財務長外,還可以到金融業一展長才,所以走財務的人出路比較寬廣。金融業除了商業銀行外還有租賃分期公司、期貨商、證券商、票券商等等,其中在投資領域中有幾種行業大家比較容易誤解,特說明如下:

n   投顧:提供建議,告訴別人如何投資

投顧指的是投資顧問。「好的老師帶你上天堂,不好的老師帶你住套房。」常在電視上看到招收會員、講解大盤的老師或是股市名嘴就屬投顧行業。投顧業良莠不齊,龍蛇混雜,經常有老師其實完全不懂股票投資,只是配合主力作手操作的需求來騙人,要走這行要慎選,最好找知名公司。

n   投信:民眾購買基金由投信代為投資

投信指的是投資信託,一般基金公司屬之,由基金經理人負責操盤,有些基金經理人是從產業分析員做起,但也未必如此。基金經理人的專業度要求較高、壓力也大,淘汰率也不低,其最基本績效要求是要打敗大盤。

n   創投:自己有龐大的資金,專門投資新創高科技公司

創投是指創業投資(Ventrue Capital),專業度最高,從事的人員非常少,大多是在產業界及金融界非常資深的人或是總字輩的人才能做創投,是專門投資高科技新創公司,而非投資已IPO的公司,風險最高,獲利也最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凌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