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為善還是偽善,只要是真的行善,讓困苦的人能夠真的得到幫助,這又有何不可呢?無論是高調或是低調只要能將善行遠播,讓更多人加入行善的行列,又有何不對?但如果真是如此,高調行善又怎會遭受輿論之大加撻伐?中國古訓「為善不欲人知」、「不食嗟來食」,怎麼又與這場「高調行善」顯得如此的格格不入,明明是想誠心行善,為何又落得「沽名釣譽」呢?

寫在前面:本文並不針對陳光標個人做評論、不質疑行善的本意也不涉及政治相關議題,僅就「高調行善」的做法來作探討。

知道事情的對錯是最簡單的。對於「行善是對的」這件事真是無人不知、也無庸置疑,所以也沒什麼好討論的。但以何種心態來行善,卻是「真善」與「偽善」的分野,而如何行善也嚴重影響到行善的結果,所以既然要行善,又為何不讓善行得到最好的結果呢!

一位名醫,能濟世救人,但一位毫無醫德,視錢如命的名醫,不但不會受人敬重,甚至還會受到世人的咒罵。雖然如此,得到重病之病患仍然汲汲希望能夠得到名醫的救治,並尋找各種可能管道,只求能得名醫診治。

行醫救人是對的,無人不知也無人不曉,但如果不以濟世救人的心態來行醫,行醫這件事就不再是濟世救人,而變成了賺錢的工具,這就與一般商人無異,只是剛好他賺錢的附帶效果剛好是能夠救活你的性命,這也正是病患付出金錢應得的報償。

行善是對的,但行善的動機如果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為了讓自己出名,讓自己顯得高人一等,那麼行善就變成了「沽名釣譽」。而善行的本身仍是對的,但對於行善的人就變成是錯的了。

以「誠」為出發點

中國人判斷一件事情的對錯,是以是否以「誠」為出發點來作為判斷依據。以誠意出發,事情就會是對的;若非以「誠」為出發點,則事情就是錯的。做好事,如果只是為了建立好的形象,讓別人容易信任他,再藉由別人對他的信任來詐騙拐搶,這樣的行善就不可能被視為是對的。就如同金庸筆下的岳不群,就是「偽君子」的最佳代名詞。因此,誠心正意是做事最重要的準則。

而高調行善這件事,我們就假設他是真心誠意地要行善,那又怎會引起這麼多的非議呢?又為何會被人認為是「沽名釣譽」呢?

用「對的方法」來做「對的事情」

這就像是吃藥會有副作用一般,雖然藥效是對的,但卻有副作用,藥吃了,對原來的病是有所改善,但卻造成其他方面的負面影響。

高調行善是從行善者的角度來思考行善這件事,而不是從被救濟者的角度來思考。所以陳光標認為:「做了好事肯定會影響和帶動更多的人,所以做了好事一定要說,好事一定要進行傳播。」但從接受救濟的人的角度來看,行善的方式不對,就會對他們造成傷害。為了得到救濟,自己會被曝光,讓大家就會知道自己是經濟狀況不好的低收入戶,需要別人的救濟,而且狀況不好到還需要拋頭露臉的去配合演出,這樣自尊會受到嚴重的踐踏。

不食嗟來食

這麼高調的做法,就會造成「不食嗟來食」的結果。《禮記.檀弓下》齊大饑。黔敖為食於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屨,貿貿然來。黔敖左捧食,又執飲,曰:「嗟!來食!」揚期目而視之,曰:「予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曾子聞之,曰:「微輿!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

行善者自以為能夠行善是件很了不起的事,很容易就會對需要幫助的人擺出不尊重的態度。因此黔敖才會很不禮貌的對飢荒的難民喊出:「喂!來這裡吃東西!」這位難民只是因為飢荒才會淪落成難民,本身又不偷不搶、也不是出來行乞,你就只是施捨一碗飯吃,憑什麼可以對人頤指氣使。於是難民就揚期目而視之,曰:「予不食嗟來之食。」行善對接受救濟的人來講只是一時的,只能稍緩經濟上的壓力,幫助實在是非常有限,但態度不對,則對人的傷害卻是久遠的。真正有心要行善的人,就要懂得尊重別人。

曾子後來知道這件事情,於是說:「如果人家用這麼無禮的態度來對待你,那麼當然是可以拒絕的,但如果只是做法上一時的疏失,人家既然已經跟你道歉了,那麼就應該是可以接受的。」明明是真心想要幫助別人,只要在作法上稍不留意,很容易就會對別人造成傷害,這時真正想要行善的人,只要能夠瞭解狀況,立即加以改正、亡羊補牢,那麼仍是美事一樁。

「笑貧不笑娼」社會風氣敗壞

今日社會風氣敗壞,「笑貧不笑娼」,社會過度渲染金錢的重要性,人們過度重視金錢,造成社會價值觀的扭曲。「道義放兩旁,把利字擺中間。」只要有錢,尊嚴就可以不顧。在高調行善的過程中,同樣出現許多這樣的人,無視自己的尊嚴,而去乞求憐憫與救助,我們當然不能苛責這些人,而應該多加體諒他們在生活上的困苦。但政府與媒體卻有責任,趁此機會導正社會風氣,讓民眾有正確的價值觀,如此才能促進社會和諧與進步。而不是人云亦云、莫衷一是,放任輿論天南地北的評論,而各縣市政府面對此事件卻表現得進退失據、不知所措。

對於任何願意對社會做出貢獻的人我們都應該表示歡迎,但卻不能因而誤導社會風氣,造成負面影響。因此不應阻止其前來行善,而應引導其以更佳的方式來進行。如何讓受贈之人能夠有更多的尊嚴,更受到尊重同時也讓行善者能夠得到他想要的尊榮是作法上的重點。輿論要靠意見領袖來帶領,可能在大陸堆成現金牆會讓人覺得很有誠意,但在台灣卻會讓人覺得銅臭,去了解行善者想得到的效果,再協助他以台灣人能夠接受的方式來執行,才會有雙贏的結果。也不要透過媒體放話,要能私下建議,真心想幫行善者來行善,並讓台灣得到福氣,這樣才會有效。

為善為何不欲人知

因為很多行善之人並不懂得為善之道,深恐掉入「沽名釣譽」的泥沼,要避免這種情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為善不欲人知」。另外為善也有很多不良的副作用,為善一旦人知,恐怕會招致歹徒的覬覦,引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原本只是單純地想要幫助別人而已,因此又何必要去擔心會惹得一身腥呢?

善心與智慧

要做善事,不只要有錢,更要有智慧,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用。「要影響和帶動更多的人行善,好事也一定要進行傳播。」這一定是對的,只是要用智慧去思考做法,讓成效最好,副作用最小,除了金錢上的施捨外,還能讓受贈者心靈受惠,這樣才是真的行善。

用對的方法行善,更能夠激發大家行善的意念,善行更能遠播,對於自己也能有好的名聲,也更受人敬重。而不會只是自我感覺良好,自我催眠般的我行我素,盲目的自我肯定,認為只要是做對的事情,在做法上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即使是想要出名,要創造知名度,也沒必要弄個臭名遠播!行善不必高調,卻一樣可以有高的知名度、一樣可以吸引媒體,可以製造機會讓受贈者自動自發的來跟你道謝,這樣不是更好嗎?多運用行銷手法就可以一舉多得。若只是粗糙的率性而為,不就是平白讓一樁美事蒙塵,何其不值得啊!

缺乏智慧、缺乏格局,是時代的產物,大環境造成人們狹隘的思考邏輯,只看到表面,卻無法深入;只看局部,卻無法顧全大局。善行一樣做,只是換個方式,用謙虛的態度,感恩的心情,同樣能吸引媒體的關注報導,偉大是要別人來說的,自己說自己偉大就是自大。對於善行當然要讓人知道,這樣才有機會推己及人,但要透過不經意流露才更令人敬佩,自吹自擂的善行,抵不上別人一句誠心的感恩。有智慧的行善,才能真正吸引善心人士毫無顧忌的投入行善,形成良善的社會風氣。

 

鼓勵善行、改善作法、放大格局、發揮智慧,讓這個社會能夠「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重拾傳統美德並融入現代社會,才是世人之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凌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