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祕界 哈利波特有一件人人欽羨的隱形斗篷,只要披上它別人就看不到你,想做什麼都可以。在現實世界中,對於財務的操作也有一件隱形斗篷,所不同的是,財務的隱形斗篷不但容易取得、價格便宜還數量不限,隱形的效果更是一樣的好。披上斗篷可以讓持有者隨意搬移或藏匿現金、洗白黑錢以及逃避稅賦,幾乎是無所不能,且很難被查到。而這件威力強大的隱形斗篷,指的就是設在避稅天堂的離岸公司。

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表示,一個國家有四種行為,可以界定為避稅天堂;一、稅賦低或零稅率;二、把國家的離岸產業圈圍起來,禁止國民使用其金融產品;三、金融活動不夠透明;四、拒不與其他國家交換資訊。

第一次聽到英屬維京群島(BVI)、薩摩亞、開曼群島……等避稅天堂是在剛出社會的時候。當時任職於一家金融集團的控股公司,有次就聽到主管在跟人討論,說要在BVI設立一家離岸的Paper Company,然後打算交易要怎麼做又怎麼做,所以還要在另外兩個地區再設立兩家離岸公司……。

當時主管講的這一大段話,自己其實是完全聽不懂,也不知道要幹什麼,只是聽起來很複雜,感覺很厲害的樣子。一時忍不住好奇,就請教了主管,「這麼複雜的安排到底是為了什麼?」主管用小小的聲音說,「這其實是我們集團要幫另一個集團處理一筆金額很高的土地,透過多層離岸公司的操作,讓人家不知道是我們在協助處理,也同時免除了稅賦上的負擔。

離岸公司

其實,在免稅天堂設立離岸公司並不違法,也非常常見,而且經常是因為有實質上的需要才設立,尤其是有投資大陸的公司或貿易公司,幾乎每家都會設立幾家離岸公司用來規避投資風險,或是用來避稅。例如,近年來有不少公司原本打算在台灣上市,但是因為局勢變化太大,導致想改到大陸上市,這時若一開始就規劃兩層的離岸公司,就可規避掉大陸公司股權移轉的龐大稅賦。想想看,只不過是想改到大陸上市,當初若沒規劃好,就要因此而繳一大筆稅,這不是很冤枉嗎,當然是能避則避囉。

過去因為台商無法直接投資大陸,所以都用離岸公司來投資,作法就是台商>離岸公司>大陸子公司。這個作法原本沒什麼問題,但因為離岸公司都是設立在避稅天堂,因此離岸公司的獲利無需繳稅(真奇怪,怎會有這麼好的地方?沒辦法,因為國家窮,只要有錢賺的事都會有人做),因此大家就把獲利都留在離岸公司,這樣公司賺再多錢也無需繳稅,真是太理想的作法。

那麼又是如何把獲利留在離岸公司的呢?舉個簡單的例子,假設台灣母公司接到客戶訂單售價每個100元,大陸子公司將產品以成本價80元,先賣給自己的離岸公司,離岸公司再以每個100元賣給台灣母公司,然後台灣母公司才以100元賣給客戶。這樣大陸子公司成本80元賣80元沒獲利,台灣母公司成本100元賣100元也沒獲利,因此兩家公司都不用繳稅,而離岸公司成本80元賣100元獲利20元,但因為在免稅天堂,所以也不用繳稅,這可真是太妙了。只是,這樣的作法不屬合法避稅,而是逃漏稅,罰則在大陸是比較誇張,抓到不只是罰款,有牢獄之災外,大陸逃漏稅最嚴重的還可能被判死刑,這怎可不慎。而近年來兩岸都實施嚴格的「移轉訂價」規定,對於較具規模的企業,此路已幾乎完全不通,尤其大陸這兩年已陸續完成稅務系統與其他相關各系統的整合,還能以人工智慧查稅,想逃稅是更加困難了。

隱形斗篷

很顯然的,離岸公司在避稅、逃漏稅上扮演著關鍵的角色,那如果拿來洗錢或是藏匿貪污所得呢?不用想,當然也是列為首選。於是除了企業外,黑道、毒梟、高官等也全力擁抱離岸公司,好來幫自己洗錢、藏錢。

為何離岸公司能有如此神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某些避稅天堂設立離岸公司時,可以用無記名股票,或是用基金會來擔任投資者,這樣當然就不知道股東是誰;也可以不用公開登記董事姓名,或是付錢給代辦公司來指派人頭董事,這樣就沒人查得出來這家離岸公司背後的真正出資人是誰。就像在網路世界中一樣,當人們可以輕易的用代號而不用本名,將自己藏了起來,就可以不負責任,從此話就可以隨便亂說、事就可以隨便亂做,犯罪也就無所不在了。

其實也並不是所有的避稅天堂都是免稅或是可以用無記名股票來設立公司,每個避稅天堂國家對於設立公司都有不同的規定,就看它們想吸引怎樣的投資者過來。我們常見的避稅天堂除了英屬維京群島、薩摩亞、開曼群島、巴拿馬、巴哈馬等,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其實香港和新加坡以及美國的德拉瓦州、內華達州、懷俄明州也屬其中之一。不過,顯然愈缺錢的國家或地區條件就愈鬆,愈容易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來掩護犯罪。

那麼政府對此就束手無策嗎?事實上,還真是如此,只要你技術夠高,安排得夠複雜,政府還真的是很難查得出來,原則上,政府是無從取得離岸公司的資料的。不過,還是有不少人在操作離岸公司時容易犯錯,例如當需要用錢時,直接從自己的離岸公司把錢轉匯給自己的戶頭,這時就露餡了。因為怎會沒來由的憑空生一筆錢出來呢,一但無法提出證據合理解釋,就只好乖乖繳稅罰款了。所以,所有交易,不管自己是要投資,或是想買房、買車子等等,一律用離岸公司的名義來處理就比較不容易出問題,反正這家離岸公司屬於自己所有,也沒差。

巴拿馬文件風暴

幸好,老天有眼,就是有人對這些犯罪事實看不過去,於是開始爆料,就像維基解密一樣。有人利用職務之便盜取了公司的機密資料,或是不知其是用何手段,反正就是取得了數量極大的離岸公司機密資料並將其公開,而其中最有名、也是史上最大的洩密案,就是「巴拿馬文件」事件

一位匿名者不知以何方法,取得了一家位於巴拿馬,名列全世界第四大離岸金融管理公司的莫薩克馮賽卡律師事務所超過2.6TB的機密資料,這間事務所替客戶在巴拿馬、英屬維京群島、盧森堡等避稅天堂設立空殼公司,幫他們避稅、甚至藏匿不法所得。洩漏的內容含括自1970年代開始有關21.4萬家離岸金融公司的詳細資料共1150萬筆,揭露了各國政治人物與精英們未曝光的海外資產。

匿名者於2015年把資料提供給南德意志報,該報無力獨自解讀這麼龐大的文件內容,於是就將文件分享給國際調查記者同盟(ICIJ),這個組織網羅了世界各國最優秀的調查記者。此次調查中共動用了來自80個國家與地區,107家一流媒體(包括台灣的天下雜誌),總共花了一年左右的時間來調查與解讀這些文件。

調查結果於2016年4月3日公布,才一公布整個世界立即為之震撼。公布的訊息牽涉到全球72前任或現任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或其家人,許多政府高官因此而中箭落馬,其中最有名的就屬冰島總理貢勞格松的下台。

此事件同時也導致莫薩克馮賽卡律師事務所的關門大吉,而最無恥的則是在事件過後,事務所的合夥人仍自視為正直生意人。他們認為自己從沒替銀行搶匪製造公司;他們只是把公司賣給倫敦的代理人,而代理人再把公司轉售他人。他們相信,無論莫薩克馮賽卡的公司產品對世界造成什麼傷害,既不該由他們操心,也不是他們的責任。這就像是當鋪收取竊賊的贓物一樣,確認典當品的來源是否合法,本就是當鋪的責任,否則就等同協助銷贓的共犯。

金錢密界

除了巴拿馬文件之外,在此之前已有好幾起成功的揭密事件,例如離岸解密盧森堡泄密事件瑞士泄密事件等。在整個錯綜複雜、隱藏在不為人知私密境界的金融操作,被一群隸屬於國際調查記者同盟的記者花費了幾年的功夫,層層剝絲抽繭,終於拼湊出完整的地圖。其中一位曾獲得普立茲獎的記者,傑克伯恩斯坦,將這整個過程與來龍去脈寫成《金錢密界》一書,好讓大眾能夠一窺究竟。

書中除了詳細描繪這幾次揭密事件的過程外,也對事件主角:離岸金融管理公司莫薩克馮賽卡律師事務所,從成立到解散的過程以及各種操作手法有詳盡的說明;對打敗莫薩克馮賽卡律師事務所的國際調查記者同盟的成立、運作與調查過程也有詳實的記載。同時也指出莫薩克馮賽卡律師事務所的最佳搭檔匯豐銀行,是如何的給客戶大開方便之門。

巴拿馬文件,除了造成冰島總理的下台外,事實上許多大國元首也列名其中,只是這些極權國家因其嚴格的控制資訊,縱使被揭露了避稅天堂的資產,但因為缺乏直接證據,消息在國內又被封鎖,人民對其也是無可奈何。對此,本書作者在書中給予了嚴厲評判,例如書中就指控俄羅斯總統普丁的密友,利用了離岸架構,偷偷地從國營銀行或企業搬移數十億美元到私人口袋,普丁用自己在政府的權位,幫忙把這些國有資產合法轉移到私人手上。作者並說葉爾欽總統統制下的俄國,是貪腐吃到飽的自助餐廳。

作者也發現了另一種不同的逃稅方式,就是藝術品在日內瓦自由港的交易是免稅的。有時候,藝術品只是由賣方的保險櫃轉到買方的,而現金則由空殼公司的帳戶轉支,藝術品從來沒離開自由港區域。因此,這裡收藏了近一百二十萬件藝術品,從古羅馬古董到估計一千件畢卡索作品,琳瑯滿目,保守估計總價值約在一千億美元以上。

雖然洩漏出來的機密文件,已經揭露了不少的弊案,但是,這其實仍只是冰山的一角,而且相關體系因此而改善的幅度仍然太小。我們知道,即便在巴拿馬文件公布之前,英屬維京群島的盡職調查日益嚴苛,而瑞士銀行又失去隱密,設立離岸公司及秘密銀行帳戶的生意為了因應,已去杜拜、新加坡找新家,唯一的差別只是現在的成本較高而且,生命總會自己找到出路的,不是嗎。而且,最諷刺的是,在一些美國境內的離岸轄區如德拉瓦、內華達等地方,事實上是不需要做盡職調查的,其創設公司的業務仍在蓬勃發展。

書籍資料

書名:金錢密界:深入巴拿馬文件背後的離岸金融運作,揭開全球政商名流不為人知的藏金祕密

作者:傑克伯恩斯坦

譯者:潘勛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18年5月4日

 

註:此篇應天下雜誌邀約,分享新書心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凌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