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動禿鷹 來源: Craig Letourneau@flickr,CC BY 2.0 創投要的是怎樣的投資案?怎樣的投資案才能打動創投?如果創投平均每投資十個案子只有一個會成功,那你認為創投在投資時該期待怎樣的報酬率、又能接受怎樣的投資成本。所以創投是如何挑選投資案、如何審查投資案,其最重視的是什麼,要怎樣才能讓創投說Yes呢?

想贏得創投的心獲得投資,就要知道創投要的是什麼,又是怎麼思考的。希望創投投資,就要從創投的角度來看投資案,而不是從公司自己的角度來看,才不會寫出一份自以為是卻乏人問津的BP

要有爆發性

創投要投資的不只是一家會賺錢的公司,而是獲利能有爆發性的公司,否則如何能創造高投資報酬的績效,又如何能彌補其他眾多失敗案子的損失呢。

怎樣才叫做有爆發性,這實在非常難定義,因為每個時間點的環境因素不同,對於爆發性的感覺也會不同。在大環境好時,一個處於成長期的公司,預估的獲利至少要有倍數以上的成長才叫做有爆發性;而在大環境不佳時,能有個幾十趴的成長就很不錯了。

要判斷一家公司有多大的爆發性並不容易,但要看出一家公司不具有爆發性卻不怎麼困難。如果你做的是me too(就是跟在別人的屁股後面做跟別人一樣的東西),或是投入經濟規模很小的市場,或是進入門檻不高,當你成功時模仿者便蜂擁而入,市場馬上被別人瓜分掉的,那肯定是不會有爆發性的。有爆發性的要不是技術創新、就得是開發新市場或是開創新的經營模式,總之,就是要走在別人的前面,領先群雄,並走向一個規模夠大的市場,獲利才可能會有爆發性

市場規模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卻經常被人所忽略。要吸引人,就要有一個夠大的市場規模,市場愈大獲利的想像空間就愈大,這個市場最好仍持續成長,成長愈久這門生意就更是可長可久,除此以外還要唯我獨尊,成為市場的第一名,至少也要前兩名,才有可能讓投資人有倍數以上的獲利。

怎樣的市場規模才夠大?只有國內市場通常都太小,能打入國際市場才可能有夠大的規模,而其最低標準恐怕至少要能讓公司的營收與獲利達到上市櫃標準才行,要不然就要有被大公司購併的可能。股票上市櫃是創投投資最主要的出脫管道,所以若是達不到上市櫃的標準,或是需時過長,這樣的BP是很難吸引創投興趣的。

合理的投資成本

一個成本一百元的東西,如果以一百二十元賣出,有個20%的利潤看起來還算合理,同樣的東西若是以一百元賣出,可就做白工了。不過投資可不是銷售,不能從將本求利的角度來看待。

投資看的是未來的價值,談的是未來的獲利,有很高的不確定性與風險,其結果很可能會血本無歸,但募資的人常會忽略這點,經常把募資當成是賣股票,而以買賣的角度來看待投資這件事,因此往往會把未來可能的價值,直接給算到現在的股價上,而虛抬了不少眼前的身價,導致募資破局。

企業的未來是一種機會、是一個可能,認同的人願意一同付出,共同去達成目標。經營者即使有技術、有能力,若是沒有資金則一樣是空談,不要認為出錢的人只是投機沒有貢獻,而有技術、出力打拼的人的功勞才大,抱持著這樣想法的人,只會嘆息別人不具慧眼只好不識英雄。

要以尋找事業夥伴的角度,以能成就事業的方向來看待,才容易找出一個合理又吸引人的投資成本。募資的目的是要發展事業,而不是拍賣股票要來賺投資人的錢,要抱著大家共同成就、一起賺錢的心態才能得到投資人的認同

投資成本的高低指的並不是股票價格,而是要看企業的整體價值。兩個同樣價值的企業,股數少的價格自然會較高,當然更重要的是供需關係,要看資金供應方與需求方的強弱而定,可惜的是這相關的資訊是掌握在創投的手中,募資的公司通常很難得知,所以價格的訂定可以多參考幾家創投的意見,比較不會偏離行情。

經營者是關鍵

無論BP寫得有多好,能不能有效執行其關鍵都在公司的經營者身上。沒有哪個計劃是可以一路完美的執行而不需要修改的,而企業唯有優秀的領導者才能夠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遇難成祥、逢凶化吉,所以創投在投資評估時最重視的,還是企業的經營者

經營者必須展現其能力與企圖心,而這些可從其投入的財力與心力看得出來。一個能把身家財產全部押注在公司孤注一擲的經營者,很難會不全力以赴;而一個仍在大學兼任教授的經營者也很難讓人相信他會為這個事業全心全意的付出;一個事業才剛起步沒多久的公司,經營者就想在增資時做部分的獲利了結,好來降低財務負擔與自身風險,這種經營者又怎會在未來的日子裡為公司盡心盡力。

懂得如何經營是經營者最重要的事情,創投要投資的不是一個有創意的idea,或是一項新技術,也不是要投資一個夢想家或是技術專家,創投要投資的是一家會成功的公司,而一家會成功的公司最重要的就是擁有一位能帶領大家走向成功的領導者,所以經營者應多跟創投溝通尋求認同,要特別展現出經營的企圖心與能力,而不是一切都交由他人之手(如財務長)去張羅。

審核程序

BP吸引創投的目光後就會進入評估程序,在這個階段創投的AO、總經理或董事都有可能會拜訪目標公司,也可以請公司來創投做簡報。AO還會去蒐集產業、市場及技術等的相關資料,並做相關查證的工作,並與被投資公司協商投資條件,最後則產出一本投資評估報告書。

投資評估報告書是創投AO往上呈報投資案時最重要的文件,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所以如果公司BP寫得夠詳盡、夠完整、夠充分、夠周延,這樣投資評估報告大部分都可以抄自BP,就可以大幅降低AO的工作量與負擔,有哪個AO會不喜歡這樣的案子,因此自然就能提高被相中的機率。

創投的投資審查程序大致跟銀行的授信審查類似,在一定的金額範圍內可由創投總經理或董事長決行,而這個金額各家創投不同,很難一概而論,一旦超過這個數字就必須送董事會,也就是投資審查會議來審查。

投資審查會議由創投各董、監事參與,最令人傷腦筋的就是這個投資審查會議大多都不是隨時召開的,有的是一個月開一次,有的則是三個月才開一次,要是錯過了這次的投審會,等到下次恐怕就是三個月以後的事情,在這段期間中什麼事情都可能會發生,所以這個案子很可能就此沒了也說不定。

合理情況下只要能送到投審會審查的案子,其通過的機率都非常高,因為必須先經過創投總經理審核通過的案子才有可能送投審會審查,所以要是沒有把握是不太會隨便送投審會審查的,否則如果在投審會中被否決,對創投總經理而言,面子上實在掛不住。

雖然審查不過的機率並不高,但審查結果要求要修改投資條件的卻是很有可能,可能會要求縮減投資金額,或是降低投資價格,或是要求一些附帶條件(例如附買回條款)等等都有可能。

創投確定投資後會簽定投資協議書,這些創投都有制式版本無須擔心,只要詳閱內容即可,AO會協助完成後續作業。獲得創投承諾投資的公司動作最好快些,以免橫生枝節。在現金的世界中,最基本的原則就是,不管對方說得是多麼的斬釘截鐵、也不管白紙黑字寫得多麼明白,只有當現金真正的進入戶頭後,募資才算真正完成,在此之前,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創投 募資 審查 投資
    全站熱搜

    凌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