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對禿鷹 來源: AllinOneTraining@flickr,CC BY 2.0 創投間的關係,不同於一般產業競爭對手間的對立廝殺,而是合作大於競爭,對於投資案的評估,彼此間常會互相參考。企業向創投募資時,若專精該領域的創投或知名創投不投資,結果往往會影響其他創投也跟進不投資;投資案也不是金門高粱,不會愈陳愈香,一個在市場上募資過久的投資案只會像是隔夜菜,放得愈久就愈失去吸引力,成功機率也愈低!

找創投,除了要彼此情投意合外,最好還要能門當戶對,不過這對於不熟悉創投或是初次募資的公司而言並不容易。有些券商會幫企業廣邀創投,統籌舉辦說明會,畢其功於一役,有時創投公會也會集合一些公司合辦投資說明會,這種方式確實可幫企業省去不少麻煩,但有好處相對也就有壞處。

對創投而言,好的案子通常都是私下直接溝通,這種不分青紅皂白,把各路創投全找來,搞成個大堆頭的案子,除了直覺上不容易會是好案子外,也經常造成一些副作用,讓募資平添變數。

BP不要亂投

創投間的關係是很特殊的,不像一般產業同業間屬於對立的競爭關係,各創投間大多是屬於合作的關係,彼此互相熟識、互通消息、互相協助,很少會是競爭對立的。

因為投資不像買賣做生意,賣個好價錢,獲利就進來。投資的結果,可能會獲利也很可能會血本無歸,風險是很大的,所以最好是集合大家的智慧來共同評估、共同投資才能共同承擔風險。反正有錢大家賺,盡量避免投到會虧錢的案子,更何況有些案子的投資金額太大,只靠一家創投也吃不下來,唯有大家一起來才有機會成局。

所以在創投間合作大於競爭,除非某家創投看到了千載難逢的機會,非常有把握能夠大幅獲利,才會極力排除其他創投而獨自投資,但這情況真的非常少見(雖然真的發生過)。

創投間在評估投資案時誰也沒有完全的把握,因而會互相交流,其結果就發生類似骨董鑑價的情形。一件骨董的真偽與價值,若經過知名鑑價達人鑑定後,其他鑑價師很少會有人出來反駁的,要推翻權威不僅要有足夠的專業還要有勇氣,想要說服人則更是困難;在投資評估上也是一樣,就是同一個案子,要是某知名創投決定投資,其他創投就很容易跟進;而相反的是,若知名創投或是對該領域較熟的創投決定不投資的話,其結果經常就造成整個募資計畫的瓦解

有過一個例子,某中部光學廠打算募資,各創投都收到了BP,也都進行評估,其評估結果大致還算樂觀,但有家創投卻表態不投資,結果造成全部創投都不投資,這個案子只好胎死腹中。而最誇張的是,其他不投資的創投還告訴這家光學廠就是因為某創投不投資,所以他們才跟進不投資的,還真是讓這家創投難以做人。

其實首先表態不投資的創投,之所以不投資其原因並不是因為這個投資案不好,而是他們剛好有個同為經營光學的董事,而這些光學廠間彼此為競爭關係,背地裡時常互挖牆腳,有著不足為外人道的恩怨情仇,所以這個案子在這家創投怎麼可能會過關,只是大家都不知道原來真正的原因在此。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創投在篩選投資案時,有時也像挑選餐廳一樣。客人少的餐廳,很多人都不敢進去,推斷餐點不會好吃,怕誤上賊船難以脫身;而人愈多的餐廳就愈多人想要進去,即使要排隊也心甘情願。相同的,一個投資案若有創投有興趣,會很容易引起其他創投的興趣,但如果幾個創投都沒興趣,就很難引起其他創投的興趣了。

一家新開幕的餐廳,好不容易客人上門卻得不到客人的認同,下次不願再度光臨,在此情況下即使餐廳後來調整餐點內容與價格還是很難挽回頹勢,因為人們已經對其建立了不好的第一印象,想要改變不是不可能卻是很困難;而一個投資案開始時若沒能成功吸引創投投資,後來即使修改BP、調整投資價格,也同樣很難挽回創投的心。

許多BP一開始都先以脫離現實的最佳狀況為藍本,以為這樣的規劃才足以吸引創投,或是以公司預估最樂觀的獲利來訂定投資成本,因為既然是好菜就該賣個好價錢,等到被創投打槍,或沒得到回應後才逐步往下修改,這樣即使最後內容OK,也已經讓人留下浮誇、不切實際的刻板印象。除此以外,也常因為如此造成募資嚴重延宕,而其影響就像一個建案若經過半年、一年甚至更久,還一直在電視上看到其大打廣告,隨便想也知道這個建案一定賣得不好,所以一定不會是個好案子。

創投這個行業其實壓力非常大,遇到好的案子大家都想投資,速度稍微慢些就會搶輸人(因為額度有限,無法雨露均霑),而要評估一個案子需要花不少的時間去了解、去蒐集資料、去徵詢、去查證,等這些都一一做完,案子恐怕早就募資完畢,所以也不用投了。然而為了要趕時間、搶速度,要在倉忙、不確定中做決定,風險又太大,真是左右為難。

其實一個投資案如果在市場上放得太久,創投直覺判斷通常都不會是個好案子,否則其他創投早就投資了,哪可能讓好案子在市場上漂流。所以募資最好是能夠一鼓作氣,否則就會再而衰,三而竭了。

勿病急亂投醫

在尋找創投投資的過程中,有時會遇到一些特別積極熱心的人提供募資協助,若遇到這種情形要特別小心,這些人有時會是投資掮客,專門找可以下手的目標,整理包裝後再賣掉,而從中獲利。有些投資掮客自己也會投資,以取得信任與更大的主導權,得以做更大的操弄,獲得協助的公司還以為是遇到了貴人,其實是落入虎口而不自知,最後被人賣掉了還幫人數鈔票。

投資掮客有時只有一個人,有時會是一個團隊,成員經常包括會計師、律師以及金融界的人士,雖然都具有專業,但大多都名不見經傳。比較誇張的是,曾遇過根本就是個大外行的人也在協助企業募資,例如過去曾有一個遊戲開發團隊有了資金上的困難,也不知怎麼地被人看上,就以協助募資之名加入團隊並成為高階主管,於是開始了募資之旅。

創投對於這樣的案子,只要稍微評估一下就會發現這位出面代表公司募資的人,其實只是個投資掮客,不但沒有專業,也對這家公司毫無貢獻,但若讓其募資成功,就能有大筆進帳,做這個無本生意還真是一本萬利啊。

事實上這家公司等於是被綁架了而不自知,多了一層的剝削只是徒然地增加創投的投資成本而已,對公司是毫無幫助也毫無意義,除非該公司具有高度的投資價值,還勉強可以接受。只是若真的是好公司的話,根本就不需要找投資掮客,因為創投很快就會聞聲主動找上門來,所以本質不夠好的案子,隨便聽信投資掮客的話,只會讓自己陷入更糟的狀況。

至於這個案子後來的命運呢?其實專業創投是不會投資這樣的案子,以這家公司當時的財務狀況,根本就撐不了多久,那創投又何必花大筆鈔票投資,好讓別人可以輕易地從中牟利。只要再等個一陣子,也不必浪費精力去落井下石,很快該公司就會因資金用罄而關門大吉,這時創投再找自己已投資的遊戲公司直接聘雇這批團隊中優秀的成員,不但省事、便宜、還更有成功的機會。

一般較具有專業的投資掮客,會找的投資對象大多不會是創投,而是一般的投資大眾,有時會利用未上市盤商來炒作,如果企業經營者也只是想炒短線,並不是真的那麼在意企業的長期發展,那麼透過這些掮客的精心規劃,是有可能在短期內大賺一筆,但更多的可能是把公司名聲與股性給做爛,不務正業的結果,只會葬送掉企業的前途。

是投資還是融資

除了創投以外,還有一些類似的投資公司,外表與行為看起來很像創投,但卻不是創投,這些類創投其操作手法與行為常與創投不同,要特別留意。

有些大型的租賃公司或是外國的金融服務(Capital)公司(通常都是大型的知名企業),經常會以投資的名義來進行融資之實,這有點像是可轉換公司債的概念。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投資,但當公司發展得未如預期時就變成融資了,除了必須償還本金外,還要設算利息,這比起募資來講可是差得多了。

附買回條款

金融服務公司的這種投資不成變融資的巧門,有時創投也會有類似的作法,就是提出附買回條款。創投會提出附買回條款,大多數情況是因為募資的公司對未來獲利預估得過於樂觀,因此價格也同步開得過高,且怎麼溝通都不肯降價,這時創投就有可能提出附買回條款,反正只要公司有把握能達成目標,又何必怕附買回呢?

其實簽訂附買回條款對投資的雙方都未必有利,尤其是募資的企業其風險更高。募資是為了幫公司找到好股東,未來可以對企業發展有更大的幫助,若只是為了個人短期的利益,而拿企業的未來發展當做賭注,一旦營運未如預期,經常會意外地造成企業的營運危機。

回歸本質

創投有各式各樣,還有些類似的投資機構令人混淆,更有些假借創投名義在外招搖撞騙的投資掮客,需要募資的企業若認為本身的條件不夠好,吸引不了創投投資,要做的應該是去改善自己的經營體質,而不是去走旁門左道或擦脂抹粉的來吸引投資,這樣只會使自己陷入更糟的處境。

如果自己真有賺錢的本事,也確實需要資金,只要找到合適的創投向其揮手,事情其實是可以很容易的。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創投 BP 募資
    全站熱搜

    凌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