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位愈高路愈窄來源: DragonWoman@flickr,CC BY 2.0職涯這條路就像在爬山,爬得愈高,視野就愈廣,待遇也愈好。而還在山腳下的人們,抬頭仰望,不勝羨慕,心嚮往之。惜只見其好,卻難見其失,無法體會當到爬得愈高時,空氣就愈稀薄,自己能立足的空間就愈小,若不慎失足,跌得也愈深,當不幸必須要換座山頭時,才發現原來路變得那麼窄。

 

會新鮮人剛踏入職場,各個莫不戮力爭取晉升,除了希望能力受到肯定外,最重要的還是能夠提高待遇,並獲得更好的職稱,如此才顯得比人優秀、高人一等。但一旦晉升後,卻慢慢的發現,事情似乎沒想像中的美好,所謂有得必有失,當你愈走愈高時,才赫然發現路怎麼也變得愈來愈窄了。

職位愈高,位子愈少

企業組織就像是個金字塔,底寬頂尖,經過組織扁平化的風潮後,這座金字塔的底部變得更大,高度也降低了,這意味著什麼呢?這意味著基層的員工愈來愈多,而愈往上人數就愈少,而且降幅很大,所以只要能夠晉升,就能打敗很多人,這不是很好嗎?又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俗話說:「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走路(這句話現在應該要倒過來才對)。」人人都知道高處的風景好,但沒到過高處的人,卻往往不知道,空氣稀薄的感覺是什麼。

在這座組織的金字塔中,愈往上走,位子就愈少,所以機會也愈少。例如說:在一條生產線中,假設作業員有一百位,當晉升為組長後可能就只剩下不到十個位子,若再晉升到課長,就只剩下一個位子了。位子愈少出缺的機會就愈少,當你愈爬愈高,位子就愈來愈少,這情形在每家公司都一樣,若這時打算跳槽,就會發現職位愈高,可選擇的機會就愈少。就好像剛畢業時可找的工作機會最多,但當晉升後,就會發現怎麼職缺一下子少了那麼多。

職位愈高,要求也愈高

所謂「高處不勝寒」,大家都想著要職位晉升,雖然地位可以提升,但要負擔的責任相對也愈重,公司的要求也愈高、愈嚴格。公司要用一位愈高階的人,態度就會愈謹慎,例如若要找位作業員,只要大致能做而且願意做,差不多就能錄取,但若是要找位主管,則要考量的就多很多,如果要找的是位高階主管或高階人員,那不但是專業領域要夠好,還要考量能否與其他單位配合、個性能否符合企業文化等等。所以愈高階的人找工作,需要面對的要求會愈高,因此找工作就愈困難。

職位愈高,配對愈難

適婚男女常發現一個現象,就是大家會以為條件好的人應該會比較好找對象,事實上卻未必如此。因為條件愈好的人,能與之匹配的對象就愈少,要遇到的機會也愈小,而且同樣是條件好的人,不只是你會挑對方,對方也會挑你,在彼此互相挑剔的情況下,要想配對成功,難度就更高了。

同樣的,職位愈高的人在找工作時,不但企業會挑你,你也會挑企業,總是想找個能夠比以往待遇更好,更有發揮空間的公司,那麼在彼此條件提高又相互挑剔的結果,蹉跎就難免了。

職位愈高,競爭愈強

職位愈高要找工作,並不只是位子變少了而已,更麻煩的是競爭的對手也變強了。找工作不只是自己與企業雙方的關係而已,若是僧多粥少,要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才能順利錄取。

一般而言,能夠往上晉升的人大多資質較佳,愈往上資質則愈好,因此面臨的競爭也愈強。就好像歌唱比賽一樣,剛開始海選時,不但名額多,多數的對手能力都僅一般,只要稍加努力,出線並不困難,但隨著比賽的進行,能夠留下來的都是菁英,對手一關比一關強,這時要想打敗對手,可就沒那麼簡單了。

職位愈高,待遇愈高

職位愈高,薪水就愈高,這有什麼不好,當然沒有人不喜歡自己薪水高的,但若換個方向,從企業的角度來看,可就不這麼認為了。求職者的薪資要求愈高,那麼有能力或有意願支付的企業就愈少,這其實是經常發生的事。

有許多企業願意用中高階的人,且非常需要這類有經驗有能力的人來幫助公司發展、或是解決眼前的難題,但就是付不出超過公司薪資結構的薪資,有時這個差異還真不小。好不容易彼此看對眼,也費盡工夫去了解對方,終於兩情相悅願意在一起,最後價碼一談,才發現誠意比不上給付能力,所謂愛情誠可貴,麵包價更高,當職位高,薪水也跟著水漲船高時,要找到門當戶對的對象就更不容易了。

愈專精則路愈窄

愈往上爬,技術愈專精,累積愈多產業經驗,愈容易被定型,產業適用範圍會縮小。就像剛出社會一、兩年的軟體工程師,會的都是些基本開發技能,在各個領域大致都通用,要換工作,只要是軟體開發的工作大概都有機會,但一旦在某個領域已生根茁壯,這時想要轉換,困難度就大增。

例如,原本專精在開發遊戲軟體的軟體工程師,升到中高階後,想要轉換到嵌入式系統開發,即使一樣都是程式開發,但需要的技巧與經驗卻大不相同,在這個階層你要懂得的不只是基本開發技能,而是要在該領域有相當的專業技術,更重要的是要有該領域一定的經驗累積,否則遇到狀況怎知該如何解決,而這些都不是一蹴可幾的。

職位愈高需要愈長的時間累積經驗,要想轉換,所缺專精的技術與多年的經驗,這些都不容易在短時間內彌補起來,那麼企業又如何願意冒這個風險,投入這些無謂的成本呢?並且如果遇到同領域的競爭者,很容易就能擊敗你,所以職位愈高,可符合的產業範圍就愈窄,這可是很傷腦筋的。

職位愈高,年紀愈大

職位愈高年紀就愈大,這點應該是最容易了解的,職位要爬得愈高,正常情況下所花費的時間就愈久(當然也有少數人是搭直升機快速登頂的),年紀自然就愈大,而年紀愈大找工作就愈難,符合年紀大的工作也愈少。

很少有主管願意找個年紀比自己大的人當部屬,即使是主管職缺,上頭的主管也不喜歡帶個比自己資深的下階主管,尤其是在現在流行要有創意、要年輕化的世代,就連一堆過去成就非凡企業大老們都被指著鼻子喊要世代交替,不要用過時的做法(即使當初獲致很大的成功)來面對現在,所以年紀愈大,在企業中可真難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了。

超越顛峰

既然職位愈高要換工作的難度就愈高,可是前陣子中華電信不是找了台積電前執行長來當董事長嗎?而且很多大型企業的執行長不也是經常找領域完全不同的人來擔任,這樣看來,他們的路並不窄啊!

沒錯,當職位高到超過了某的層級後,就超越顛峰、世界大同了。在很高階的領域中,關鍵需要是領導能力、是遠見、是格局、是大開大合的開創能力,而不是一般的專業技能,而且能達到這個層級的人,在各方面都已經累積了相當的經驗,學習能力也極強,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抓到重點、觸類旁通,所以當你有了這等能力與成就時,路自然就無限寬廣。

景氣影響大

其實景氣好壞對人才需求的影響相當大,景氣愈好就愈需要高階的人才,因為企業擴展需要人才,而高階人才培養不易,往往跟不上景氣的腳步,就需要向外尋找人才,這時職位愈高的人就愈要把握住機會,否則時機稍縱即逝,經常會變成英雄無用武之地了。

但一旦景氣變差,人才需求降低,這時若是隨便異動,其結果就是很難找到下一個坑,所謂一個蘿蔔一個坑,當大家都安分守己,守成為是時,離開了自己的坑,就不知道下個坑在哪裡了。

若是景氣壞到企業必須縮減規模需要裁員的時候,愈高階的也未必愈安全。在現金充足的企業,會從尸位素餐的高階下手,因為這樣降低成本的速度最快,在大企業中,很多因為待得夠久而升到高階的人,本職學能大多都已荒廢,只靠著兩張嘴皮子叫別人做事,本身與第一線已相距甚遠,這類高階被裁掉的風險最高;但在中小企業裡,組織層級不多,真正在負責處理事情的很多都是大主管,中階的小主管經常無法獨當一面或是發號司令,只能傳承上面的指示,當公司規模縮減時,大主管直接指揮就夠了,中間的小主管就喪失了存在的價值,這時風險就最高。

拓寬未來之路

很多人以為職位愈高,就愈可以高枕無憂,其實經常並不是如此。職位高的人通常對自己本身的行業技能已能掌握,產業特行已了然於胸,應付自是綽綽有餘,這時就很容易怠惰,那麼未來之路勢必變窄。

其實當職位愈高時反而必須更努力,要更努力的學習、更努力的拓寬視野、還要多接觸其他領域的技能,多了解其他領域的知識。事實上,只要晉升,就必須要開始了解其他相關單位的運作,否則就無法與別單位的人溝通,而愈往上走,要往外拓展的領域就更廣,這樣未來的路才能無限寬廣。

要利用各種機會接觸其他領域,在公司內,可以利用與其他部門合作或與其他部門接觸時,多花點心思去了解其他部門的運作,切勿覺得那是別人的事與己無關,若有機會協助其他部門時,就是擴展自己領域最好的機會。

要擴展自己公司外的領域,可以利用與客戶或供應商接觸的機會來達成。若自己公司是原料或零部件的供應商,就可以多去了解你的客戶是如何運用你供應的原料加工製成產品。就像國內許多半導體代工廠,做了不知多少的IC零組件,卻經常不知道最終產品是什麼,也經常不知道是如何應用的,就只是依照客戶提供的規格去生產,這是最可惜的。應該多利用工作上的機會去了解客戶所在的產業,這是最容易擴大自身領域的方法了。

晉升是一條不歸路

職場真是一條進退兩難的路,每天想著要晉升,晉升後卻又發現責任愈重、競爭愈大、風險與壓力也愈大,若想跳槽或是轉換跑道其困難度也愈大。當職位成為職涯的障礙時,想要高階低就即使自己願意,也少有企業願意接受,就像拿著高學歷去找低階的工作一樣。所以,當有幸獲得企業肯定予以晉升後,就該開始為自己未來的路做好準備,更加充實自己、擴大範圍,才能拓寬自己未來之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凌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